一得集-第12页-[卷上诸论] 治喉症宜分三大纲论_中药方集

TOP

 
一得集 - 第12页
[卷上诸论] 治喉症宜分三大纲论
】 【繁体
咽喉诸症。古人分七十二名目。其实三大纲统之矣。三大纲者何。一曰喉蛾。二曰喉痹。三曰喉风。喉蛾者。初起恶寒发热。形圆高肿。色赤脉数或紧。四五日即脓成,治法于未溃时。宜刺少。商、少冲、中冲、出血。药宜解毒消肿。
方剂如银花、赤芍、丹皮、黄连、黄芩、皂角、生甘草、贝母、枳壳之类。吹药如稀涎散。开关散之类。或用桐油探吐其痰。关窍一通。即能消肿进食。如四五日后。脓已成。其色或赤或紫。脉洪大而数。须刺破患处。泄其脓毒恶血。内服解毒清火。如银花、连翘、丹皮、山栀、黄连、黄芩、生甘草、贝母、归地之类。外吹排脓化毒之药。如黄连、黄芩、朴硝、冰片、硼砂。少加轻粉、牛黄。即冰硼散随症加味可也。如溃久不愈。则名烂喉蛾。有虚实二种。虚者色白腐。脉虚数。实者色紫而脉沉紧。虚者宜人参养荣汤生脉散之类。实者宜鲜菊叶、紫花地丁草之类。火毒盛者。仍用芩、黄、丹皮等清之。甚者加犀角、大黄。喉痹乃君相二火相并所发。形如小棋。初起无发热恶寒之表症。十余日方成脓。内经云。一阴一阳结而为喉痹。一阴者。手少阴君火之脉气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之脉气也。二脉共络于喉。气盛则内结而肿胀。胀甚则气痹痹者闭也。故治喉痹。当以散结泻火为主。初起亦宜刺少商等穴出血。治与喉蛾大同小异。方中宜加桔梗、僵蚕、玉枢丹等散结之品。吹药如吕雪、品雪、锡类散等类。惟喉风形症。与前不同。治亦迥异。其症初起漫肿不高。或外连颈肿。必发热恶寒。而脉浮数。痰涎壅塞。初起宜普济消毒饮、张氏六味汤、随症加减。吹药宜疏凡化痰顺气。如皂角、薄荷、僵蚕、人中白、黄芩、黄连、硼砂、冰片之类。溃烂色紫。必加珍珠、西牛黄、琥珀之类。
以生肌败毒。如虚烂日久。色白脉虚。方药宜用温补。吹药亦勿过寒。如芩、连、西牛黄、冰片之类。咸在所忌。宜用琥珀、珍珠、滴乳石、人中白、朱砂之类。生肌和血。又有弄舌喉风。哑喉风。乃毒盛于内。必重用解毒。缠喉风乃风毒上盛。主以辛凉轻散。锁喉风真者。乃绝症不治。面青瞠目。轻者以桂附八味加玉枢丹一锭。磨冲。此须开其上而温其下也。
喉症之书甚多。大略不越于此。更能深思类推。则游刃有余矣。近有时疫白喉一书。论症以足三阴为主。盖喉症皆在手经。不关足经。古书具在。何得经脉倒置。真是无知妄作。明者自知。姑勿深辨耳。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诸论] 喉症吹药论 下一篇[卷上诸论] 痰症随宜施治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