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第13页-[卷第一] 千金方六首合一十一法_中药方集
 
外台秘要 - 第13页
[卷第一] 千金方六首合一十一法
】 【繁体
千金治伤寒头痛项强四肢烦疼青膏方。
当归芎吴茱萸附子乌头莽草蜀椒(各三两)白芷(三两)上八味切,以醇苦酒渍再宿,以猪脂四斤缓火煎,候白芷色黄,绞去滓,以暖酒服枣核大三枚,日三服取汗,不知稍增,可服可摩,如初得伤寒一日,苦头痛背强,宜摩之佳。忌猪肉。
又少阴病得病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宜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气汤。
阳明证,其人善忘,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善忘,虽大便坚,反易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又伤寒有热而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为有血,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又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坚,小便不利者,此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宜抵当汤下之。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体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为大便已坚,宜承气汤主之,若汗多而微发热恶寒为外未解,宜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大便,可少与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勿令致大下。
又阳明病潮热微坚者,可与承气汤,不坚者勿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胃中有燥粪,欲知之法,可与小承气汤,若腹中转失气者为有燥粪,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为但头坚后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欲饮水者即哕,其后发热者必复坚与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之。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若下利者亦死。
又伤寒四五日,脉沉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承气汤方。
枳实(陈者五枚炙)大黄(四两)芒硝(三合)浓朴(半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也。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浓朴(二两炙)枳实(大者三枚炙)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若一服得利,谵语止,勿服之也。
又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枚熬)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双仁)虻虫(二十枚去足翅熬)大黄(三两)上四味末下筛合,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顿服,时当下血,不下仍须服之,取血下为效。
又抵当汤方。
水蛭(熬三十枚)桃仁(二十枚去皮)虻虫(去足翅熬三十枚)大黄(三两)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不下更服。
又疗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汤方。
柴胡芍药栀子仁(各四两)知母(四两)香豉(一升绵裹)石膏(八两碎)黄芩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苦热盛者,加大黄。(四两并出第十卷中)
Tags:《头痛》 《项强》 《阴病》 《咽干》 《承气汤》 《少阴》 《腹满》 《阳明》 《抵当汤》 《小便不利》 《抵当丸》 《阳病》 《阳明病》 《恶寒》 《短气》 《潮热》 《发热》 《桂枝汤》 《胃气》 《小承气汤》 《失气》 《谵语》 《郑声》 《直视》 《津液》 《表虚》 《里实》 《顿服》 《壮热》 《百节》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一] 千金翼方一十三首 下一篇[卷第一] 集验方五首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