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第431页-[卷第十七] 虚劳里急方六首_中药方集
 
外台秘要 - 第431页
[卷第十七] 虚劳里急方六首
】 【繁体
病源虚劳则肾气不足。伤于冲脉。冲脉为阴脉之海。起于关元。(穴在脐下)随腹直上至咽喉口脉少腹后。
干呕第深师黄汤。疗大虚不足。少腹里急。劳寒拘引。脐气上冲胸。短气。言语谬误。不能食。吸吸气乏闷乱者方。
黄(三两)半夏(一升洗)大枣(二十枚擘)生姜(四两)桂心(四两)芍药(四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夜再。若手足冷加附子一两。忌生葱海藻菘菜羊肉饧。
大建中汤。疗内虚绝。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口舌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苦酸疼。
不黄(四两)人参(二两)大枣(二十枚擘)当归(二两)桂心(六两)生姜(一斤)半夏(一升洗)芍药(四两)附子(一两炮)甘草(二两炙)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先服后食。忌海藻菘菜生葱猪羊肉饧冷水等。
又乐令黄汤。疗虚劳少气。胸心痰冷。时惊惕心中悸动。手足逆冷。体常自汗。补诸不足。五脏六腑虚损。肠鸣风湿。荣卫不调百病。又治风里急方
黄(二两)当归(三两)乌头(三两炮去皮尖四片入蜜炙之令黄色)桂心(三两)生姜(四两)蜀椒(二两汗)人参(二两)芍药(二两)大枣(二十枚擘)茯苓(二两)远志(二两去心)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四升。分服八合。日三夜再。忌生葱羊肉饧猪肉冷水大酢。(千金有橘皮细辛前胡甘草麦门冬无乌头蜀椒远志为十四味)集验疗虚劳里急诸不足。黄建中汤方。
黄(三两)桂心(三两)甘草(三两炙)芍药(二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擘)饴糖(一斤)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纳饴糖。令消。适寒温。服一升。间日可作。
恐是古今录验黄汤。主虚劳里急。引少腹绞痛。极挛。卵肿缩疼痛方。
黄(三两)甘草(三两炙)桂心(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一斤)大枣(十二枚擘)饴糖(半斤)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纳糖令消。分服一升。呕即除饴糖。忌海藻菘菜生葱。
又黄汤。疗虚劳里急。少腹痛。气引胸胁痛。或心痛短气方。
芍药(六两)黄(四两)甘草(二两炙)桂心(二两)干姜(四两)当归(四两)大枣(十二枚)饴糖(六两)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饴糖令消。分三服。忌海藻生葱菘菜。(并出第二十三卷中)
Tags:《虚劳》 《冲脉》 《阴脉》 《咽喉》 《干呕》 《短气》 《大建中汤》 《少气》 《腹满》 《阴缩》 《中寒》 《舌干》 《自汗》 《五脏》 《六腑》 《肠鸣》 《风湿》 《急方》 《少腹痛》 《胁痛》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十七] 虚劳心腹痛方二首 下一篇[卷第十七] 肾气不足方六首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