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本事方-第10页-[卷第一\中风肝胆筋骨诸风] 灸中风十二穴_中药方集

TOP

 
普济本事方 - 第10页
[卷第一\中风肝胆筋骨诸风] 灸中风十二穴
】 【繁体
听会,二穴,在耳微前陷者中,张口有穴耳前陷中动脉宛宛中,侧卧张口取之。治耳聋,耳中状如蝉声,牙车脱臼,日可灸五壮至三七壮止,十日报灸即愈,忌动风、生冷、猪鱼等物。(《灸经》云∶日灸五壮至七壮止,可经十日许,还根据前灸之。慎冷食)颊车,二穴,在耳下曲颊端陷中,侧卧张口取之。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颈强不得回顾,日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灸如大麦,忌如常法。
地仓,二穴,侠口吻傍四分外,如近下有脉微微动,跷脉手阳明之交。若久患风,其脉亦有不动者,治偏风口,目不得开,失音不语,饮食不收,水浆漏落,眼动不止,病左治右,病右治左,日灸二七壮,重者七七壮,艾炷如粗叙脚大,若炷太大,口转,却灸承浆七七壮即愈。(面并热食、房事等忌如常)百会穴,在头顶中宛宛陷中。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口吐涎沫,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头顶皮肤浅薄,凡灸不过七七壮。
肩穴,在肩端两骨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治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瘾疹,手臂挛急,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臂细无力,筋骨酸疼,可七壮至二七壮,若偏风不遂,可七七壮止曲池,二穴,臂相连处,以手拱胸取之,纹尽处是穴。治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瘾疹,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可灸三壮。(《针灸经》云∶日灸七壮至二百壮且停,十余日更下火,还至二百壮罢。云云)风市即中渎,二穴,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中。治寒气客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可灸五壮。
足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举足取之。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此穴诸病皆治,及疗食气水气蛊毒癖,四肢肿满,膝酸痛,目不明,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可灸三壮,人年三十以上,皆宜灸此穴。(日灸七壮至一百壮止)绝骨,一穴,在足外踝上四寸。治风痹不仁,膝酸,可灸三壮。
发际,即神庭穴,在直鼻上额入发际五分。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下不识人,及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惊悸不得安寝,可灸二壮至七七壮止,凡疗风灸多即伤,惟宜七壮至三七壮,针即发狂
大椎,一穴,在项后第一椎上陷中。治五劳七伤,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灸以年为壮。(或曰日灸七壮至七七壮)风池,二穴,在脑后入发际陷中。治颈项痛不得回顾,腰佝偻引项,筋无力不收,可灸七壮。
元符中一宗人得疾,逾年不瘥,谒医于王思和绎,思和具脉状云,病因惊恐,肝脏为邪,邪来乘阳明之经,即胃是也,邪盛不畏胜我者,又来乘肺,肺缘久病气弱,金胜无能,受肝凌侮,其病时复头眩,螈搐掣,心胞伏涎,久之,则害脾气,要当平肝气使归经,则脾不受克,脾为中州土,主四肢一体之事,脾气正则土生金,金旺则肺安矣,今疾欲作时,觉气上冲者,是肝侮肺,肺不受侮,故有此上冲,肝胜则复受金克,故搐搦也,以热药治之,则风愈甚,以冷药治之,则气已虚,肺属金,金为清化,便觉脏腑不调,今用中和温药,抑肝补脾,渐可安愈,今心忪,非心忪也,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络胸膈及两乳间,虚而有痰则动,更须时发一阵热者,是其候也,服下三方,一月而愈,思和名医。寓仪真时,人少知者,后至都下,声名籍甚,为医官,政和中度为黄冠,终蕊珠侍宸。
Tags:《动脉》 《颊车》 《口噤》 《失音》 《阳明》 《承浆》 《会穴》 《脱肛》 《风痫》 《中风》 《角弓反张》 《半身不遂》 《针灸》 《髀骨》 《分肉》 《筋痹》 《中寒》 《胃气》 《肠鸣》 《水气》 《蛊毒》 《五劳》 《七伤》 《乳痈》 《绝骨》 《风痹》 《头风》 《发狂》 《项强》 《颈项痛》 《脾气》 《肝气》 《归经》 《脏腑》 《胃之大络》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一\中风肝胆筋骨诸风] 续断汤 下一篇[卷第一\中风肝胆筋骨诸风] 苏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