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医得效方-第336页-[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漩浊_中药方集

TOP

 
世医得效方 - 第336页
[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漩浊
】 【繁体

秘精丸
治元气不固,遗精梦泄。
大附子(炮,去皮脐)龙骨(通赤)肉苁蓉(酒浸一夕)牛膝(酒浸一宿,焙)巴戟(去上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空心下。

灵丹
治肾经虚惫,漏浊不止,用二陈汤加白茯苓煎汤送下。(方见泄泻类)
锁精丸
治小便白浊。
破故纸(炒)青盐(各四两)白茯苓五倍子(各二两)上为末,酒糊丸。空心,三十丸,盐汤,酒任意下。

芡实丸
治劳伤心肾,水火不交,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凝如膏糊,频数无度。
又治遗泄不禁之疾。(方见虚损类。)
固精丸
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
牡蛎()菟丝子(酒蒸,焙干)韭子(炒)龙骨五味子白茯苓(去皮)桑螵蛸(酒浸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地黄丸
治心肾水火不济,或因酒色,遂至以甚,谓之土淫。盖脾有虚热,而肾不足,故土水。先贤常言,夏则土燥而水浊,冬则土坚而水清,此其理也。医者,往往峻补,其疾此方中和,补泻兼之,水火既济,而土自坚,其流清矣。
熟地黄(九蒸,十两)菟丝子(洗,酒浸,蒸)鹿角霜(各五两)茯苓柏子仁(各三两)上为末,鹿角胶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百十丸,盐、酒下。

四精丸
治浊渴。
鹿茸肉苁蓉山药茯苓(各等分)上为末,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下。或加沉香、木香。

蒜丸
治浊。
杜仲川乌破故纸人参巴戟(各等分)上为末,蒜膏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温酒任下。

入药灵砂
治诸虚,白浊,耳鸣,大效。
当归(酒洗)鹿茸(去毛,盐、酒炙)黄(盐水炙)沉香(镑)北五味(炒)远志(肉)酸枣仁(炒)吴茱萸(去枝)茴香(炒)破故纸(炒)牡蛎()熟地黄(蒸)人参(去芦)龙骨()附子(炮)巴戟(各一两。净)灵砂(二两,研)上各制如法,为末,酒糊丸。每服五十粒至七十粒,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小菟丝子丸
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短气,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忧不乐,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胀痿缓,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股内湿痒,水道涩痛,小便出血,时有遗沥,并宜服填骨髓,续绝伤,补五脏,去万病,明视听,益颜色,轻身延年,聪耳明目。
石莲肉(二两)菟丝子(酒浸,焙,研为末,五两)白茯苓(焙,一两)山药(二两,七钱上为末,山药糊搜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如脚膝无力,木瓜
四五汤
治小儿白浊。
生料四君子汤生料五积散上和匀,每服二钱,灯心一握,水一盏煎服。(方见脾胃、伤暑类。)安肾丸白丸子、山药丸虚劳羸瘦,浮腻白浊,三药夹和,每服七十丸,食前煎双和汤
Tags:《遗精》 《盐汤》 《灵丹》 《二陈汤》 《茯苓煎》 《泄泻》 《锁精丸》 《芡实丸》 《腰重》 《五味》 《虚热》 《补泻》 《鹿角霜》 《等分》 《灵砂》 《耳鸣》 《气虚》 《五劳》 《七伤》 《拘急》 《短气》 《精神》 《内湿》 《五脏》 《君子汤》 《伤暑》 《安肾丸》 《白丸》 《山药丸》 《虚劳》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漩浊 下一篇[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漩浊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