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第219页-[卷二十八\肺脏门] 肺气面目四肢浮肿(附论)_中药方集

TOP

 
普济方 - 第219页
[卷二十八\肺脏门] 肺气面目四肢浮肿(附论)
】 【繁体
肺气面目四肢浮肿。其候咳嗽胀满。状如水气。盖肺主气。气为阳。阳体轻虚。为寒所折。攻发于外。散于皮肤。气逆浮肿。内经论久嗽不止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此皆寒聚于胃关于肺。使人痰饮结聚。多涕唾。而面目浮肿气逆也。



泽漆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壅盛。攻头目四肢浮肿。胸膈痰逆不下食。
泽漆(一两)羌活(三分)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旋复花(三分)贝母(一两炮令微黄)半夏(二两汤浸七次去滑)猪苓(一两去黑皮)前胡(三分去芦头)大腹皮(三分锉)汉防己(一两)桑根白皮(三分锉)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干)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郁李仁汤
(出圣惠方)
治肺气面目浮肿。咳嗽烦热。心腹壅滞。胸膈气促。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二两)赤茯苓(去黑皮)贝母(炒)防己商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紫苏茎叶木香桑根白皮(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槟榔(锉各一两)上捣筛。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一片。大枣三枚。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忌生冷、鸡、鱼、蒜。

大腹皮散治肺脏气壅滞。关膈不通。四肢浮肿。喘息促急。坐卧不得。
大腹皮(三分锉)汉防己(半两)桑白皮(三分锉)木通(三分锉)赤茯苓(一两)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令微炒)甜葶苈(一两半隔纸炒)泽漆(三分)桂心(半两锉)百合(三分)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

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攻注四肢。遍身虚肿。按之没指。心腹气滞。大

小便涩。状如赤茯苓(一两)汉防己(一两)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槟榔(三分)柴胡(一两去苗)紫苏茎叶(三分)桑白皮(一两锉)甜葶苈(三分隔纸炒令紫色)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
杏仁散治肺脏积壅。气滞不通。痞把上焦。忽背上心前有一处疼痛。背膊劳倦

面目浮肿杏仁葶苈(隔纸炒)马兜铃柴胡(去苗)麻黄(去根节煮去沫)射干贝母(去心各一分)皂荚(半两烧存性)甘草(炙一钱半)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以绵裹含化咽津。

兜铃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咳嗽。喘急烦闷。面目浮肿。
马兜铃(一两)桑根白皮(一两锉)汉防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天门冬(三分去(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陈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攻四肢。肿满疼痛。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射干(三分)汉防己(半两)赤茯苓(一两)大腹皮(一两锉)泽泻(三分)泽漆(半两)桑根白皮(三分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
入黑豆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防己丸
(出圣惠方)
治肺脏气壅。面目四肢浮肿。喘促咳嗽。胸膈满闷烦

热。
汉防己(一两)商陆(一两)麻黄(一两去根节)赤茯苓(一两)桑根白皮(一两半锉)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微黄)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为末。炼蜜和丸。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粥饮下亦得。

葶苈丸
(出圣惠方)
治肺气喘促烦热。面目浮肿。大肠不利。
甜葶苈(一两炒紫色隔纸)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微黄)马兜铃(一两)汉防己(一两)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皂荚(无蛀者入小便浸二宿后去黑皮涂酥炙焦黄捣末一两)鸡子黄(五枚泻纸上焙干为末)上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

大黄葶苈丸
(出圣惠方)
治肺气咳嗽。头目虚肿。大便秘涩。
甘草(煨令微黄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紫)前胡(三分去芦头)巴豆(一两研纸裹压去油)上为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粥汤下三丸。

葶苈丸
(出圣惠方)
治肺气咳嗽。面目虚肿。大便秘涩。
甜葶苈(隔纸炒二两)郁李仁(去皮炒二两)防己(半两)桑根白皮(锉炒二两)上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葶苈丸治肺气喘息。面目浮肿。
葶苈子(隔纸炒)陈橘皮(汤浸去白)柴胡(去苗)枣肉(研各一两)上先捣前三味细罗为末。炼蜜以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煎杏仁汤下二十丸。日二。

马兜铃汤治肺脏虚实不调。痰滞咳嗽。面目浮肿。颊赤虚烦。
马兜铃麻黄(去节)五味子(炒)甘草(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沙糖少许。同煎至六分。食后临卧去滓温服。

独圣饼治肺喘嗽。面肿。四肢浮。
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可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紫团参一株如人形者良)上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熟细细呷之。

泻白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气上奔咽膈。胸膈隘满。喘急不止。甚者头面浮

肿。腹胀小便桑白皮紫苏叶人参(去芦头)汉防己甜葶苈(微炒)半夏(汤浸七次)麻黄(去根节以上七味各一两)甘草(半两炙)陈橘皮(去白二分)吴茱萸(汤浸七次焙干三分)上件
皂荚丸治肺气喘急。面目浮肿。
皂荚(如猪牙者去黑皮涂酥炙)防己(各一两)葶苈(隔纸微炒一分)上为末。
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桑根白皮汤下。不拘时。

主肺气上逆急喘无度。面肿唇焦方。
(余居士选奇方)百部(二两)丹参桑白皮紫菀女菀杏仁(各半两)五味子(一分)人参甘草木
Tags:《肺气》 《浮肿》 《咳嗽》 《水气》 《肺主气》 《气逆》 《三焦》 《三焦咳》 《腹满》 《痰饮》 《烦热》 《温服》 《大腹皮散》 《脏气》 《赤茯苓散》 《虚肿》 《气滞》 《劳倦》 《烧存性》 《兜铃散》 《喘急》 《陈橘皮散》 《防己丸》 《喘促》 《气喘》 《大肠》 《大黄葶苈丸》 《去油》 《杏仁汤》 《虚实》 《五味》 《泻白散》 《桑根白皮汤》 《唇焦》 《奇方》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十八\肺脏门] 肺脏风毒生疮.. 下一篇[卷二十八\肺脏门] 肺脏伤风冷声..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