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第99页-[第五册] 喑_中药方集
 
证治准绳·类方 - 第99页
[第五册] 喑
】 【繁体

诃子汤
(河间)治失音,不能言语。
诃子(四个,半生半炮)桔梗(一两,半生半炙)甘草(二寸,半炙半生)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童便一盏,水一盏,煎五七沸,温服,甚者不过三服愈。(桔梗通利肺气,诃子泄肺导气,童便降火甚速。)
又方
桔梗(三两)大诃子(四个)甘草(二两,制度同上)每服一钱匕,入砂糖一小块,不用童便,独用水五盏,煎至三盏,时时细呷,一日服尽,其效甚速。

发声散
(海藏)治咽喉语声不出。
栝蒌皮(锉)白僵蚕(去头)甘草(各等分,各炒黄)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或生姜自然汁调下,用五分,绵裹噙化,咽津亦得,日两三服。

玉粉丸
(《宝鉴》)治冬月寒痰结,咽喉不利,语声不出。
半夏(洗,五钱)草乌(一字,炒)桂(一字)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

蛤蚧丸
(丹溪)治肺间邪气,胸中积血作痛失音,并治久咳失音。
蛤蚧(一对,去嘴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米醋炙)诃子(煨,去核)阿胶(炒)生地黄麦门冬(去心)北细辛(去苗)甘草(炙。各半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枣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化。
治暴嗽失音语不出方(《千金》)杏仁(研如泥)姜汁砂糖白蜜(各一升)五味子紫菀(各三两)通草贝母(各四两)桑白皮(五两)上以水九升,煮五味子、紫菀、通草、贝母、桑白皮,取三升,去滓,入杏仁泥、姜汁、白蜜和匀,微火煎取四升,初服四合,日再夜一,后稍加。

通声膏
五味子款冬花通草(各三两)人参细辛桂心青竹皮菖蒲(各二两)杏仁泥(一升)白蜜(二斤)枣膏姜汁(各一升)酥(五升)上以水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渣,纳姜汁、枣膏、酥、蜜,煎令调和,酒服如枣二大丸

七珍散
治产后不语。
人参石菖蒲生地黄川芎(各一两)细辛防风辰砂(另研。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
地黄饮子(见中风。)加味逍遥散(见疠风。)加味归脾汤(见健忘。)八珍汤(见虚劳。)秦艽升麻汤(见中风。)柴胡清肝散(见耳衄。)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俱见虚劳。)佛手散即芎归散(见喘。)
Tags:《诃子汤》 《失音》 《温服》 《肺气》 《导气》 《发声散》 《咽喉》 《等分》 《噙化》 《寒痰》 《邪气》 《血脉》 《五味》 《通声膏》 《大丸》 《七珍散》 《薄荷汤》 《地黄饮》 《中风》 《逍遥散》 《疠风》 《归脾汤》 《健忘》 《八珍汤》 《虚劳》 《秦艽升麻汤》 《柴胡清肝散》 《耳衄》 《柴胡汤》 《寒热》 《君子汤》 《四君子汤》 《佛手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五册] 消瘅 下一篇[第五册] 不能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