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集解-第73页-[攻里之剂第四] 小承气汤_中药方集
 
医方集解 - 第73页
[攻里之剂第四] 小承气汤
】 【繁体
(仲景一名三物浓朴汤)治伤寒阳明证,谵语便硬,潮热而喘。及杂病上焦痞满不通。
大黄(四两)浓朴(二两姜炒)枳实(三枚麸炒。)此少阳、阳明药也。邪在上焦则满,在中焦则胀,胃实则潮热(犹潮水之潮,其来有时,阳明燥金旺于申酉,故日晡潮热。伤寒潮热为胃实,无虚证),阳邪乘心则狂故谵语,胃热干肺则欲其无伤下焦真阴也(大承气通治三焦,小承气不犯下焦,调胃承气不犯上焦。按∶阳明证有正阳阳明,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自阳明经传入胃腑,不恶寒腹满便硬者,宜大承气下之;若汗多发热微恶寒者,为外未解,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谓阳明有在经者,未全入腑,尤宜审慎。阳明、少阳病多由太阳传入,成无己曰∶自太阳、少阳传入者,众所共知,自三阴传入者,鲜或能识,三阴有急下之证多矣,岂非仲景之微旨欤。经曰∶伤寒脉浮缓,手足温者。系在太阴,当发黄,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阳明病也。程郊倩曰∶此证谓之太阴阳明,阳明为病,本胃实,不特三阳受邪,能转属阳明,三阴亦能转属阳明,推之少阴三大承气,厥阴一小承气,何非转属阳明之病哉)。
《金匮》用本方治支饮胸满,更名浓朴大黄汤。本方加羌活,名三化汤(《机要》)∶治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三化者,使三焦通利,复其传化之常也。加羌活者,证本于风也。
然中风
Tags:《阳明》 《谵语》 《潮热》 《杂病》 《少阳》 《胃实》 《虚证》 《阳邪》 《胃热》 《三焦》 《太阳》 《恶寒》 《腹满》 《发热》 《承气汤》 《胃气》 《阳病》 《三阴》 《太阴》 《发黄》 《阳明病》 《三阳》 《少阴》 《厥阴》 《支饮》 《大黄汤》 《三化汤》 《中风》 《邪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攻里之剂第四] 调胃承气汤 下一篇[攻里之剂第四] 大承气汤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