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页-[卷第二十三] 伤寒烦渴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卷第二十三] 伤寒烦渴
】 【繁体
论曰肾者,水脏。膀胱者,津液之腑,二经为表里,伤寒热入于脏,流于少阴之经,则肾受病矣,肾水恶燥,热盛则燥,故渴而引饮。又伤寒邪气,非发汗吐下,则不能除。若发汗吐下过甚,则亡津液,津液耗多,热气内生,亦令渴也。
治伤寒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焙三两)石膏(碎八两)甘草(炙一两)糯米(三合)人参(一两半)上五味,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米熟,去滓温服
治伤寒发热,六七日不解,烦渴饮水,水入则吐,此为水逆五苓散方猪苓(去黑皮)赤茯苓(去黑皮)白术(各二两)泽泻(一两一分)桂(去粗皮半两)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半,温熟水调下,不拘时,日三服,多饮暖熟水,汗出愈。
治伤寒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方猪苓(去黑皮)赤茯苓(去黑皮)阿胶(锉炙)泽泻滑石(各一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伤寒数日不解,心躁烦乱,小腹胀急,脐下闷痛,大渴喘乏。八味知母汤方知母(焙)芍药麦门冬(去心焙)柴胡(去苗)泽泻(各三分)石膏(一两半)黄芩(去黑心)甘草(炙各半两)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竹叶三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治伤寒燥渴头痛不得眠睡。四肢烦痛。葛根饮方葛根(锉)黄芩(去黑心)大青石膏(碎)人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治伤寒六七日,烦渴不止。麦门冬饮方麦门冬(去心焙)土瓜根枇杷叶(拭去毛炙黄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烦渴不止。枯蒌汤方栝蒌根(一两)上一味,细锉,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下后,除热止烦渴。人参汤方人参麦门冬(去心焙)五味子(炒)石膏(碎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下后,头疼口干烦渴。葛根石膏汤方葛根(锉)麦门冬(去心焙)黄芩(去黑心)升麻(各一两)石膏(碎一两半)甘草(炙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吐下后,内外有热,烦渴不止。黄芩芦根汤方黄芩(去黑心)芦根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桂(去粗皮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温病吐下后,余热未尽,头痛口干烦渴。麻黄葛根汤方麻黄(去根节)甘草(炙各一两)知母(焙)葛根(锉)石膏(碎各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温病吐下后,有余热,烦渴不止。芍药黄连汤方芍药黄连(去须)麦门冬(去心焙各三分)栝蒌根(半两)甘草(炙一分)黄芩(去黑心一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吐利后,烦渴不止。竹茹汤方青竹茹(鸡子大)人参(半两)乌梅(两枚去核)上三味,细锉,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热气熏蒸脏腑,烦渴饮水不休。葛根郁金汤方葛根(锉)郁金(锉)石膏(碎)荆芥穗(各一分)甘草(炙一钱)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治伤寒烦躁大渴,饮水不休。升麻饮方升麻(锉)黄芩(去黑心)葛根(锉)柴胡(去苗)山栀子仁荆芥穗牡丹皮黑牵牛(各一分)黄连(去须)硝石(研各一钱)上一十味,粗捣筛九味,拌和研者,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治伤寒时气,烦渴饮水不止。黄连丸方黄连(去须)栝蒌根(各一两)葛根(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大麦汤温下,不拘时。
治伤寒后胃热引饮,烦渴不止。茯苓地黄汤方赤茯苓(去黑皮)生干地黄(焙)栝蒌根(各一两)知母(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小麦一百粒,淡竹叶三五片,枣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后毒瓦斯上攻,津液燥少,大渴引饮。土瓜根汤方土瓜根甘草(炙各半两)豉(半合)上三味,并细锉,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盏半,入大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后体虚,心脾积热,口干烦渴。栝蒌丸方栝蒌根黄连(去须)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桑根白皮(锉)犀角屑人参地骨皮铁粉黄芩(去黑心各三分)甘草(炙半两)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煎小麦汤下。
治伤寒烦渴,饮水无度,日渐瘦悴。知母犀角汤方知母(焙)犀角屑升麻(各半两)石膏(碎三分)上四味,并细锉,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竹叶三七片,小麦五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入土瓜根汁栝蒌根汁各半合,搅匀食后温服。
治伤寒汗后烦热,燥渴不止。黄芩饮方黄芩(去黑心)桑根白皮(锉各三分)葛根(锉)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大汗后烦渴,及热不解。知母汤方知母(焙)人参石膏(碎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烦渴,小便不利。猪苓汤方猪苓(去黑皮锉)赤茯苓(去黑皮)滑石(碎)葛根(锉)泽泻(锉)上五味,等分,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霍乱,发热烦渴。紫苏丸方紫苏叶藿香叶(各二两)干木瓜(不入盐者)人参甘草(微炙锉各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三两)桂(去粗皮半两)上七味,捣罗为细末,入麝香二钱,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嚼破,以温熟水下,不拘时候。
Tags:《津液》 《表里》 《寒热》 《少阴》 《邪气》 《桂枝汤》 《大汗》 《白虎加人参汤》 《五味》 《温服》 《发热》 《水逆》 《五苓散》 《小便不利》 《猪苓汤》 《八味知母汤》 《三七片》 《头痛》 《不得眠》 《门冬饮》 《寒下》 《温病》 《黄连汤》 《竹茹汤》 《熏蒸》 《脏腑》 《烦躁》 《大麦汤》 《温下》 《胃热》 《茯苓地黄汤》 《小麦汤》 《烦热》 《等分》 《霍乱》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二十三] 伤寒烦躁 下一篇[卷第二十三] 伤寒潮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