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431页-[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上焦虚寒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 第431页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上焦虚寒
】 【繁体
论曰上焦如雾,其气起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其气虚寒,则令人精神不守,引气于肺,咳嗽、语声不出、膈寒之病生焉。
治上焦虚寒,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不消,呕逆欲吐。及治肺胃伤冷,咳嗽痞满,或上气奔急,不得安卧。紫苏子丸方紫苏子(拣净微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高良姜(炮)桂(去粗皮)人参(各一两)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温酒下,米饮亦得,不计时候,若食瓜脍生冷,觉有所伤,噫气生熟,欲成霍乱者,含化一丸,细细咽汁服尽,应时立愈治上焦有寒。心胸冷气攻刺疼痛。七香丸方丁香(二分)桂(去粗皮一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缩砂(去皮半两)木香(一分)槟榔(锉三枚)巴豆(二十粒去皮膜以纸裹压去油)上七味,捣罗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姜汤茶酒任下,不拘时候治上焦有寒,胸膈满闷,背膂引疼,心腹膨胀,胁肋刺痛,食饮不下噎塞不通。呕吐痰逆。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气烦闷,常服顺气宽中,消癖积聚,散惊忧恚气。枳壳汤方枳壳(去瓤麸炒一两)京三棱(炮锉一两)干姜(炮半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去壳各半两)蓬莪术(锉)槟榔(锉)桂(去粗皮各二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劈,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治上焦虚寒,干呕无度。通神汤方干姜(炮去皮五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三两)菖蒲桂(去粗皮)白术(各二两)半夏(汤洗去滑七遍生姜制)人参五味子(炒)甘草(炙各一两)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良久,稍增至四钱匕,以知为度。
治上焦虚寒,气不宣通,咳嗽喘急,逆气虚痞,胸膈噎闷,腹胁满痛,迫塞短气,不能饮食,呕吐痰水。胡椒理中丸方胡椒荜茇干姜(炮)款冬花(去梗)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高良姜细辛(去苗叶各四两)白术(五两)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温汤下,米饮亦得,不拘时候,日再。
治上焦闭塞,干呕不出,吐涎沫吞酸。浓朴汤方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吴茱萸(水洗焙干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桔梗(炒)玄参(各一两半)芎白术(各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半)上一十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生姜一小块拍碎,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上焦虚寒气短,语声不出。黄汤方黄(锉一两)桂(去粗皮)丹参(各二两)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五味子(炒)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两)甘草(炙锉一两半)芎(一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上焦寒气短,语声不出。干姜丸方干姜(炮)白术附子(炮裂去皮脐)桂(去粗皮)五味子(各三分)甘草(炙锉半两)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酒下。
Tags:《上焦如雾》 《虚寒》 《精神》 《咳嗽》 《气逆》 《上气》 《五味》 《噫气》 《霍乱》 《七香丸》 《去油》 《呕吐》 《口苦》 《吞酸》 《短气》 《热服》 《干呕》 《温服》 《喘急》 《气虚》 《理中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上焦热结 下一篇[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三焦俱虚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