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512页-[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支饮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 第512页
[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支饮
】 【繁体
论曰水饮停积胸膈,不能消化,支乘于心,故名支饮,其状令人心下筑悸,咳逆喘息,饮食不下,身体虚浮,形如肿是也。
治支饮不消。胸膈满闷,参苓丸方人参天南星(炮)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半夏生姜晋矾(各一两)上六味,先取天南星半夏,于砂盆内,擦洗令净,用生姜同捣烂,拍作饼子,慢火炙令黄,同余三味,捣罗为末,薄荷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生姜蜜汤下二十丸。
治支饮,膈脘不利,咳嗽喘满。大半夏丸方半夏(四两汤洗七遍去滑焙干为末)生姜(细擦)蜜(各三两)青州枣(二两别煮取肉去皮核同生姜蜜入银石器内与半夏末和熬令稀稠得所)木香沉香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附子(炮裂去皮脐)肉豆蔻(去壳)红豆蔻(各半两)上一十三味,除前四味外,捣罗为末,与半夏膏和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煎干姜枣汤下,加至十五丸。
治支饮痞满,饮食迟化。化气丸方巴豆(五十枚去皮心膜出油研如粉)黄连(去须半两)白面(二两半)上三味,先将黄连捣末,以水半升,煎十余沸,隔一宿,取白面并巴豆粉,用黄连水和,硬软得所,丸如绿豆大、放干,以麸二升,于铫内,慢火并药丸同炒,麸黄为度,以罗子筛去麸取药,再于黄连水内,略滤过,竹器内控干,每服三丸,或两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治支饮不消。喘咳不止,青金丸方硫黄水银(各一两同结成砂子研)滑石(研半两)半夏(汤洗去滑捣取末半两)上四味。合研匀,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治支饮,气喘不得息。葶苈丸方甜葶苈(炒)木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治久病饮癖停痰。及胁满支饮。辄引胁下痛。三圣散方甘遂(锉炒)芫花(醋浸炒各半两)大戟(锉炒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先用水三盏,大枣十枚劈破,煎取二盏,入药末一钱匕,同煎至一盏,温分三服,以吐利为度。
治支饮,胸膈实痞,呼吸短气。旋复花汤方旋复花槟榔柴胡(去苗)桔梗(炒各一两)桑根白皮鳖甲(去裙醋炙)大黄(锉炒各一上八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支饮,胸膈痞闷。饮食迟化。神应丸方槐花(半升)巴豆(五十粒和皮椎碎)上二味。同炒存一分性,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丸,食后温水下。
治支饮,胸膈痞闷。槟榔丸方槟榔(锉)肉豆蔻(各半两去壳秤)半夏(汤浸七遍去滑焙)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各一上五味。捣罗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食后生姜汤下。
治支饮。下气,木香丸方木香(一两)牵牛子(盐炒黄)皂荚(不者去皮酥炙各二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食后生姜汤下。
Tags:《水饮》 《支饮》 《生姜蜜》 《咳嗽》 《半夏丸》 《气喘》 《短气》 《温服》 《槟榔丸》 《五味》 《下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留饮 下一篇[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痰癖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