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1276页-[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平补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 第1276页
[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平补
】 【繁体
论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不明乎道,未有能已人之疾者,世人贪饵药石,惟务酷烈,非徒无益,反伤和气。故方书论平补之法,欲阴阳适平而已。
平补诸虚。地黄煎丸方生地黄(二十斤洗捣取汁)熟干地黄(焙二斤)生干地黄(焙二斤)甘草(炙锉半斤)醇酒(一斗用无灰者)菟丝子(酒浸别捣)鹿角胶(炙燥)白蒺藜(炒去角)牛膝(酒浸切焙)干漆(末用酒拌和炒令烟尽)白茯苓(去黑皮)白槟榔(煨锉)枳壳(去瓤麸炒)萆覆盆子(去梗各四两)上一十五味,除生地黄汁并酒外,余并各细捣罗为末,先取地黄汁与酒五升,于银锅内慢火煎三二十沸。次下鹿角胶搅匀消尽,次下地黄末。又次下诸药添酒,以柳枝不住手搅,候堪为丸。即分为二十剂,余以蜡纸裹于宽瓷瓶内封贮,遂一剂旋取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余药收经三月余,取于日中曝之,根据前收封。此药兼治虚劳诸风等疾,牢牙齿,荣须发,久服坚筋骨,长肌肉,悦颜色,聪耳明目,令人壮健,万病不生,用地黄酒下尤佳。
平补诸虚,久服轻身延年,活血益气,润泽肌肤。石菖蒲丸方石菖蒲(九节者佳一两半)柏子仁杜仲(去粗皮炙锉)百部山芋甘草(炙锉)五味子(炒)贝母(去心)丹参(各一两)人参防风(去叉)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各一两半)生干地黄(焙)麦门冬(去心焙各二两)远志(去心半两)上一十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食前熟水嚼下,日三。
平补五脏,治百病。延年丸方菟丝子(酒浸七日炒黄三两)枸杞子(去梗)覆盆子(去萼)车前子(酒浸)巴戟天(去心)远志(去心)生干地黄细辛(去苗叶)白术(炒)菖蒲(锉)何首乌(去黑皮)地骨皮牛膝(酒浸一宿)续断菊花(去梗萼各一两半)上一十五味,除菊花外,以温水和酒少许洗过焙干,杵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常服三十丸,丈夫盐汤妇人醋汤下。午食前更一服,服至十服,其人病却有发时,是药动病本功应也。
平补心肾,延年驻颜。枸杞子丸方枸杞子(汤洗)菊花(拣净)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桂(去粗皮)黄(涂酥炙锉)牛膝(酒浸一宿焙)生干地黄(酒浸一宿焙)远志(去心)山芋(各二两)柏子仁(酒浸焙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以浸药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三十丸,盐汤亦得。
平补,壮气活血,驻颜轻身健骨。神仙八味丸方牛膝(去苗一斤)威灵仙(洗净)巴戟天(去心各四两)天麻(半斤切以上四味用好酒二斗浸两宿焙)石斛(去根四两)肉苁蓉(去土二斤洗切用前浸药酒同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何首乌(一斤去黑皮米泔浸软切于黑豆中蒸烂焙干)海桐皮(锉半斤)上八味,除苁蓉膏外,捣罗为末,用苁蓉膏和捣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日三,久服辟风邪,调营卫,顺三焦,乌髭发。
平补,益颜色,乌髭发,令人肥健。小地黄煎丸方生地黄(十斤洗漉出一宿后捣绞取汁)鹿角胶(一斤)紫苏子(炒二斤)酥(一斤半)生姜(半斤绞取汁)蜜(二升)酒(四升)上七味,先以文火煎地黄汁一二沸,即以酒研紫苏子滤取汁投之。又煎二十沸下胶,候胶销尽,下酥蜜姜汁等同煎稠如饧,收于净瓷器中。每服取一匙,暖酒调化饮之。
平补诸虚不足。石斛丸方石斛(去根)远志(去心)槟榔(煨锉)牛膝(酒浸一宿焙)桑螵蛸(炙焦再炒)桂(去粗皮)干姜(炮各半两)五味子(炒)覆盆子(微炒)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巴戟天(去心微炒)枳壳(去瓤麸炒)柏子仁(研)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鹿茸(一对去毛酥炙)泽泻白蒺藜(炒去角各三分)天雄(炮裂去皮脐)菟丝子(酒浸捣烂焙三日各二两)上十九味,捣罗为细末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平补诸虚,益气血,壮筋骨。鹿茸丸方鹿茸(去毛酥炙)附子(炮裂去皮脐)续断侧柏叶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黄(锉各一两)阿胶(炙燥二两)当归(切炒)熟地黄(焙)麝香(研各半两)上一十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十丸,温酒盐汤皆可服。
平补诸虚百损。山芋丸方山芋牛膝(酒浸切焙)菟丝子(酒浸别捣)白茯苓(去黑皮)巴戟天(去心)泽泻赤石脂(各二两)五味子杜仲(去粗皮酥炙锉)山茱萸(各一两)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平补换骨,延驻神仙。三黄丸方生地黄(三十斤木臼捣取自然汁)生干地黄(焙)熟地黄(焙各一斤为末)鹿角胶(炙燥为末)大麻仁(研)干漆(捣末点醋炒烟尽为度各四两)甘草(炙锉)杏仁(去皮尖双仁研)蜜(各半斤)上九味,各修制捣研,七味为末,先以无灰酒一斗,与生地黄汁并蜜。于银器内用慢火煎,以柳枝搅。将欲成膏,便入诸药同熬,候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面东温酒下,加至五十丸平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头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烦热有时,或冷痹骨痛,腰髋不随,饮食虽多,不生肌肉,或少食而胀满,体无光泽,阳气衰绝,阴气不行。此药能补经脉,起阴阳,安魂魄,开三焦,破积聚,浓肠胃,强筋练骨,轻身明目,除风去冷,无所不治。
无比山药丸方干山药(二两半)杜仲(去皮锉炒三两)五味子(拣净二两半)菟丝子(酒浸三两)苁蓉(锉酒浸四两)牛膝(锉酒浸一两)泽泻(一两)熟干地黄(一两)山茱萸(一两)茯神(去皮并心木一两)巴戟(去心一两)赤石脂(一两)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前温酒下,温米饮亦得。服之七日后,令人身轻健,四体润泽,唇口赤,手足暖,面有光悦,消食,身体安和,音声清响,是其验也。十日后,长肌肉,此药通中入脑,鼻必酸疼,勿怪。
平补下元,治诸虚冷,益阳道,令人久立不倦。年八十岁服之,面不焦枯。乳母服之,令子肥白。楮实丸方楮实(一升淘去浮者焙炒)牛膝(去苗半斤锉洗)桂(去粗皮五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巴戟天(去心)麋角(镑酥炒)石斛(去根锉各二两)上八味,杵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加至四十丸。
平补,壮元阳。附子苁蓉丸方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楮实(酒浸一宿蒸熟)香子(炒)菟丝子(酒浸一宿蒸熟研焙)牛膝(酒浸切焙)补骨脂(炒)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白茯苓当归(切焙)荜茇(炒)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远志(去心)山茱萸(打破炒)柴胡(去芦头)黄(锉细)巴戟天芜荑(炒)山芋(各一两)大蒜(煨六颗)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黄蜡(各二两)上二十二味,除苁蓉桃杏仁楮实蒜蜡外,并捣罗为末,先取精羊肉去皮骨一斤半,细切用水煮熟。次入好酒三升熬烂,次入黄蜡候熔,都取出细研,入楮实桃杏仁苁蓉蒜等。一处烂研如膏,入前药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空心盐酒盐汤下。
平补诸虚,大益气血。六神丸方石菖蒲(洗锉焙)地骨皮(洗焙)远志(去心)牛膝(去苗酒浸焙)生干地黄菟丝子(酒浸七日炒别捣罗为末各等分)上六味,除菟丝子外,并捣罗为末。再与菟丝子一处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任下,加至三十丸。
平补诸虚。五补丸方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地骨皮(净择)熟干地黄(焙)牛膝(酒浸一宿切焙各五两)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以温酒或粥饮下三十丸,忌铁器,宜于石木臼内捣。
平补。熟干地黄丸方熟干地黄(焙)枳壳(去瓤麸炒)地骨皮(洗焙)菟丝子(酒浸别捣末)牛膝(酒浸切焙各五两)上五味,杵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盐汤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平补。苁蓉四倍丸方苁蓉(酒浸一宿去粗皮切焙二两)牛膝(酒浸一宿切焙四两)菊花(六两)枸杞子(八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平补,除风痰,益年寿。山芋四倍丸方山芋(半两)枸杞子(一两)甘菊花(二两)熟干地黄(焙四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盐汤下三十丸,温酒亦得。
平补五脏,壮筋骨,益颜色,美饮食。四金丸方肉苁蓉(酒浸一宿焙)牛膝(酒浸一宿焙)天麻青盐(细研各三两)上四味,除盐外,捣罗为末,与盐和匀,用木瓜一枚,除心蒸烂去皮。入臼中与四味药同捣,丸如梧桐子大。若干,少少入酒丸,每服五十丸,空心夜卧暖酒吞下。
平补。枸杞丸方石斛(去根一两)鹿茸(去毛酥炙)地骨皮(各一分)上三味,焙,捣罗为末,以红枸杞子自然汁二合,无灰酒一合,白蜜半两,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生姜盐汤下。
平补。仙术丸方苍术(三斤米泔浸一宿切炒为末)枸杞子(为末)生干地黄(切焙为末各一斤)上三味,用好酒二升,先调枸杞末成膏,次将苍术地黄二药,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新汲水下。
平补诸虚,益精壮阳。补骨脂丸方补骨脂(炒)松脂山芋白茯苓(去黑皮各八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三升)胡桃肉枣(各一斤)鹿角胶(炙燥十两)桂(去粗皮)牛膝(酒浸切焙)泽泻菖蒲薏苡仁萆槟榔(煨锉)独活(去芦头)蒺藜子(炒去角)蛇床子(各一两)生地黄(二十斤取汁)上一十九味,除地黄汁外,捣罗为末,煎地黄汁成煎,入药点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温酒下三十丸。
补气血,强筋力。麋角丸方昔道士戴宁古,于城市中遇一醉人,召饮讫,送一诗曰∶尾闾不禁沧溟竭,九转灵丹徒用说。惟有斑龙顶上珠,可补玉堂关下血(一本作阙)。约九月于峨眉山相见,宁古如期而往,果于太虚岩下见之,授以修养之术曰,子血气动荡,虚且竭矣。宜先服麋角丸,使血气有补,筋力壮盛,乃可行此术。宁古始悟斑龙之句,服之逾年,体轻色润。用其术,寿至一百七十,留方以遗后人。取大麋角五具或四具三具两具为一剂,如无麋角,以大鹿角代之。取当年新者为上,须看角根有斫痕处即堪用,退角根下平者不堪。先去尖一大寸,余各长七八寸截断,量令把镑得,即以物盛。垂于长流水中浸十宿,无流水。净盆中汲水浸亦得。每夜易,日满取出,削去皱皮,以利镑白处,至心即止,又以清米泔浸两宿,初经一宿即干握去旧水,置新绢上曝干。择去粗恶骨皮及镑不匀者。入无灰醇酒,于瓷器中浸两宿,其酒随药多少,浸之日满,并于净釜中,初武火煎一食久。又着文火微煎如蟹眼沸,以木蓖不住手搅,困则易人,不得住,时时添酒。屑消似稀胶,然后入牛乳五升,酥一升,以次渐下后药。
秦艽(去苗土)人参甘草(炙锉)肉苁蓉(酒浸去皴皮焙)槟榔(锉)木通(锉)菟丝子(酒浸两宿别捣各一两)上七味,捣罗为细末,投麋角膏中,再煎得所。放冷候可丸,即众手丸如梧桐子大。新瓷器中盛,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加一丸,至五十丸为度。日二服,初服恐气涩,宜服槟榔汤,后乃不用。忌大黄大蒜,余无所忌。若丸时着手粘,即用少酥涂手,初服一百日。忌房室,服经一月,腹内诸疾自去。有微利勿怪,后渐多泄气能食。明耳目,补心神,安脏腑,填骨髓,理腰脚,能久立。服至二百日,面皱复展,有光泽。一年,齿落更生,强记,身轻若风,日行数百里。二年,常令人肥饱少食,老者复少,精力过倍,合时净室中,不得令鸡犬妇人见,妇人服之亦佳。
Tags:《地黄煎》 《五味》 《地黄汁》 《十剂》 《虚劳》 《地黄酒》 《菖蒲丸》 《五脏》 《盐汤》 《浸药酒》 《八味丸》 《威灵仙》 《成膏》 《苁蓉膏》 《三焦》 《地黄煎丸》 《山芋丸》 《三黄丸》 《无灰酒》 《五劳》 《七伤》 《头痛》 《烦热》 《骨痛》 《经脉》 《无比山药丸》 《楮实丸》 《苁蓉丸》 《等分》 《苁蓉四倍丸》 《补骨脂丸》 《麋角丸》 《尾闾》 《灵丹》 《槟榔汤》 《脏腑》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峻补 下一篇[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补益统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