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散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防己散介绍

 防己散--《普济方》卷二四三

【处方】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夏半两(汤浸,去滑),川大黄半两(碎,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桑白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去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顽痹,心神烦闷,言语謇涩,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三

防己散--《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防己、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喘急,及诸病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1钱,桑白皮煎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防己散--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处方】防己、防风、甘草、桂。

【功能主治】解芫花毒。

【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防己、防风(去芦)、甘草(生,锉)、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为末散。每服二钱匕,冷水调下,连并三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防己散--《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防己(锉)1两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两,独活(去芦头)1两1分,秦艽(去苗土)1两1分,黄耆(锉,炙)1两1分,丹参(去苗土,微炙)1两1分,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1分,松脂(炼过,放冷研)1两1分,人参1两1分,苦参(锉)1两1分,白术(炒)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芍药1两1分,芎?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蒺藜子(炒,去角)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葛根(锉)1两半,干姜(炮)1两,蜀椒(炒去汗,去闭口者并子)1两,玄参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风癞,眉须堕落,及身面瘙痒,腹中烦热,身上瘾疹,起如枣核,疼痛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渐加至3钱匕,空心食前、夜卧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防己散--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初虞世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七引《仁存方》

【处方】双防己、黄葶苈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痿,咯血多痰。

【用法用量】每服1钱,糯米饮调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初虞世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七引《仁存方》

防己散--《千金翼》卷十九

【别名】栝楼根散、、栝楼散

【处方】木防己1两,栝楼2两,铅丹2两,黄连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肌肤羸瘦,或转筋不能自止,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栝楼根散(《圣济总录》卷五十八)、栝楼散(《圣济总录》卷五十九)。方中栝楼,《圣济总录》作“栝楼根”。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防己散--《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防己(生用)3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老人、小儿酒调1钱匕服。更用热汤调少许,搐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防己散--《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防己(煮)1两半,诃黎勒(煨,去核)1两半,郁李仁(汤浸退皮,研如膏)1两半,白术1两半,槟榔(锉)1两半,吴茱萸(陈者,淘7遍,炒)3分。

【制法】上除郁李仁外,为散,入郁李仁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结瘕癖实,腹满如鼓,食即欲吐,喘息急,其脉弦而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和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防己散--《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 << < 1 2 > >> >>|

防己散

[卷之二十二\产后四肢浮肿方论第十] 汉防己散
[卷之十] 丹毒赤游肿第九十六问
[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丹毒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浮肿
[卷之九\胎前门·下] 中风
[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丹毒
[卷二十] 赤游论
[卷第三十五] 赤游肿第三十五
[卷第十六] 咳嗽第一
[卷第十三] 中风口斜僻第九
[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 小儿胞肉生疮
[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 睑生风粟
[卷十三\发无定处(中)] 丹毒
[内因类] 水气
[外因类] 香港脚
[卷之五\治法第五] 机要黄芩芍药汤
[卷四\胀] 鼓胀
[卷四\丹毒] 一切丹原由症治
[卷之一\提纲门] 湿症
[卷六\水肿门] 水肿门方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