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石丸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矾石丸介绍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白研半两,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

【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水病。

【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9丸,食前姜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白矾2两(飞过,存1分性),皂荚2挺(去皮,涂酥,炙令焦黄),附子(三度炮,不去皮脐,每度炮入水蘸杀)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末,用河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久不止,下部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矾石(熬令汁枯)4两,木通(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丹砂(研)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鼻生息肉。

【用法用量】每用1丸,绵裹纳鼻中,1日1易,取下息肉则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白矾4两,消石1两半。

【制法】上为末,米醋拌和,入罐子内,砖头搁起罐底,将瓦片盖口,慢火烧熟,置冷地上出火毒1夜,研细,用米醋浸炊饼心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夜起频,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矾石(烧令汁枯)2两,诃黎勒(煨,去核)2两,黄连(去须)3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水浸蒸饼,滤如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积痞气泄泻,日夜下痢白脓。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陈米饮送下。以泄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矾石(熬令汁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裂)1两,桂(去粗皮)1两,皂荚(炙,剖去皮并子)1两,桔梗(锉,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忧恚气逆,肝气不足,唾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白矾(煮令汁枯)1两,丹砂(研,水飞过)半两。

【制法】上为末,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痰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5丸,烂嚼枣干咽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白矾(枯,研)1两,芎?1两,干姜(炮)1两,半夏(锉碎,生姜汁浸透,同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胃利膈。主治冷痰,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矾石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白矾3两(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细末,以研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虚胀,其气上逆,食已反出。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矾石丸--《千金翼》卷十一

【处方】马齿矾石1斤(烧半日)。

【制法】上为末,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胎寒,偃啼惊痫,胪胀满,不嗜食,大便青黄。并治大人虚冷内冷,或有实不可吐下。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丸,1日3次,小儿减之。以腹中温暖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一

矾石丸--《金匮》卷下

【别名】矾石兑丸

【处方】矾石3分(烧),杏仁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枣核大。

|<< << < 1 2 > >> >>|

矾石丸

[卷之一\调经门] 经闭
[卷之二\经闭门] 治痰结经闭
[卷四\杂病] 金匮方一十九首
[卷四] 杂病
[卷第二十一] 胎寒第一
[脏腑类] 胃反
[卷十五] 妇人门上
[卷十\妇人门上] 经候
[卷九\杂门] 黄瘅(目黄)
[卷三\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抵当汤方
[卷之三十四·妇人部\调经] 经闭
[卷十三·女科原旨] 月经
[卷下] 人尿
[卷第一百四十三\久痔] 肠风下血
[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 鼻中生息肉
[卷第七十九\水肿门] 水肿
[卷第七十六] 赤白痢
[卷第七十一\积聚门] 痞气
[卷第六十九] 唾血
[卷第六十四] 热痰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