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医彀-第页-[卷之四] 劳瘵_中药方集

TOP

 
简明医彀
[卷之四] 劳瘵
】 【繁体
(附∶传尸)经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又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又曰∶神静则阴生,形役则阳亢,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夫虚劳者,五劳七伤六极是也。五劳者,心劳则悸惕善忘,口舌生疮;肝劳则面黑目昏精神不守;脾劳舌本若直,不得咽唾;肺劳短气面浮,不闻香臭;肾劳则背难俯仰,余沥茎痛,囊湿生疮,小腹满急。七伤者,大饱伤脾,脾伤善噫,倦卧面黄;大怒伤肝,肝伤失血,目暗不明;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脊强痛,厥逆下冷;形寒饮冷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怔忡健忘风湿寒暑伤形,形伤则发肤枯槁,恐惧不节伤志,志伤则恍惚不乐。六极者,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不欲多言;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落坠;筋极令人数转筋,指爪甲痛,苦倦不能立久;骨极令人瘦削齿痛,手足烦疼,立不欲行;肌极令人羸疲无泽,不生肌肉;精极令人少气,翕翕然内虚。感病之始必因形体虚弱,劳损心神。七情六欲,妄动阳火;房劳斫丧,致耗真阴。或风寒疟痢,咳嗽痰饮,日久变成。渐至朝凉夜热,盗汗遗精,咯吐脓血,烦躁咽干病机不可胜言,无出阴虚阳盛火邪燔灼,最宜绝欲藏言,澄心静虑,内观自养,乃得阳伏阴生。若至音哑肉削,女子血枯经闭,卢扁莫疗。凡脉洪大者犹可治,细数急涩者难调,宜滋阴抑阳,壮水制火,养血益气,和胃健脾。药忌寒凉,食戒生冷。

主方
当归白芍生地天冬麦冬黄柏(盐炒)知母(生)白术陈皮(等分)甘草(减半)加姜、枣煎,入竹沥、童便各半盏,姜汁二匙服。
夜热加骨皮、秦艽;昼热加丹皮;血痰加天冬、紫菀、阿胶;肺火,玄参、片芩、枇杷叶、石膏;肾虚,山萸、枸杞;胸满加枳壳、桔梗;腰痛膝软加牛膝、杜仲、破故纸、石斛、山药;泄泻加莲肉、扁豆、山药、苡仁;小便不利,石莲、车前、滑石;咽痛,甘草、桔梗、山豆根;音不出,诃子(浸软,蜜煮,噙)。加减法与虚损参用。

抑阳丸
虚劳初甚,形肉未脱,最宜退热为急务。虽有泄泻等证,皆由热致,热除泻止。
若病者迁延,药力怠缓,其热昼夜煎熬,故血涸水枯,津液干竭,真阴顿绝,内热愈炽,何异烈焰!肺金受害尤剧,痰涎壅盛,喉音渐哑,肌肉瘦削,必不起矣。热退止服。
人中黄人中白(研细)鳖甲(童便或醋炙,研极细)。青蒿(秋冬用子)当归(各二两)麦门冬地骨皮(各两半)上为末,猪胆十个,取汁和水叠丸绿豆大,每服百丸,白汤送下,日三服。鳖甲同龟甲煎胶,入猪胆和丸尤妙。

黄益损汤
男、妇、童男、女诸虚不足,五劳七劳,骨蒸盗汗,咽干痰嗽,咯吐血丝,寒热颊赤,神昏不食。服热药烦躁、冲满;寒药膈塞、腹痛。
黄人参石斛白术当归茯苓川芎白芍熟地山药丹皮麦冬(各六分)木香(另磨)肉桂甘草(各二分)五味子(五粒)上咀,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小麦五十粒,乌梅一个,煎七分服。

鳖甲散
虚劳客热,肌肉消瘦烦热心悸,盗汗食少,多渴嗽血。
鳖甲黄青蒿(净叶)知母秦艽紫菀地骨皮银柴胡怀生地赤芍药桔梗甘草(等分)上加枇杷叶(三片,去毛),水煎服。虚加人参、天门冬、五味、茯苓。

太平丸
治阴虚咳嗽,吐呕咯血,骨蒸虚劳诸证(白汤调服亦可)。
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冬花杏仁(各二两)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黄连阿胶(各两半)蒲黄(炒黑)京墨(火)桔梗薄荷(各一两)麝香(不用亦可)为末,蜜和丸龙眼大,噙化服。

犀角丸
治骨蒸劳热等证效。
犀角屑鳖甲(打)枳壳黄连(各一两)龙胆草贝母升麻(各三钱)乌梅肉(三两)秦艽(二两)软柴胡(一两五钱)上末,乌梅蒸,捣入猪胆汁(二合),炼蜜和捣,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时米汤下。忌猪肉、苋。

坎离膏
治劳瘵发热,阴虚火动,咳嗽吐衄,咳、咯血,喘急盗汗。
黄柏(炒)知母(各四两)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各二两)杏仁(净,研,七钱)胡桃肉(去衣)蜂蜜(各四两)先将柏、知,童便八碗,添侧柏叶(二两)煎四碗,去渣;次将二冬、地入汁,添水二碗,煎二碗;将众渣捣细,水二碗,煎一碗,共三碗;杏、桃捣如泥,同蜜入汁,慢火熬成膏。瓷器盛贮,坐水内一日出火毒。每服数匙,扁柏汤下。

生津止嗽膏
悉尼汁(十钟)藕汁鲜地黄汁茅根汁(各五钟)麦门冬汁萝卜汁(各二钟半)滤净,入新砂锅煎减半,入白蜜(八两),饴糖(四两),姜汁(少许)。有血加扁柏(入童便捣,)韭汁、茜根汁各半钟熬膏,每半钟温服

简便方
除骨蒸,祛鬼气。童便五碗,青蒿汁五碗,砂锅煎至三碗,滤净,慢火熬至二碗;入猪胆汁三枚,煎至半碗许,入甘草末,捣千下,丸如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汤下。
又童便二钟,无灰酒一钟,新瓷器盛,入猪腰子一对,重汤煮过夜。五更,腰、汁同食,多乃效。煮鸡子亦可。
又胡黄连末(一钱),蜜汤下。或羚羊角末(一钱),温水下。
又生地黄汁一斤,蜜四两熬稠,频服。或苦参末(一两),芒硝(三钱),蜜丸汤下。
虚劳不眠,酸枣仁(一两,炒、研),水二盏,绞汁,地黄汁一合,米(二合)煮粥食。
Tags:《劳倦》 《胃气》 《阴虚》 《外寒》 《虚劳》 《五劳》 《七伤》 《六极》 《心劳》 《肝劳》 《目昏》 《精神》 《脾劳》 《舌本》 《肺劳》 《短气》 《肾劳》 《腹满》 《少精》 《少气》 《咳嗽》 《怔忡》 《健忘》 《风湿》 《五脏》 《转筋》 《形体》 《七情》 《房劳》 《寒疟》 《痰饮》 《盗汗》 《遗精》 《烦躁》 《咽干》 《病机》 《阳盛》 《火邪》 《血枯》 《经闭》 《滋阴》 《健脾》 《等分》 《肺火》 《肾虚》 《腰痛》 《泄泻》 《小便不利》 《津液》 《人中》 《白汤》 《骨蒸》 《吐血》 《寒热》 《神昏》 《五味》 《消瘦》 《烦热》 《心悸》 《太平丸》 《咯血》 《调服》 《噙化》 《犀角丸》 《劳热》 《发热》 《虚火》 《喘急》 《成膏》 《火毒》 《柏汤》 《生津》 《地黄汁》 《麦门冬汁》 《萝卜汁》 《温服》 《无灰酒》 《频服》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劳瘵] 传尸 下一篇[卷之四\虚损] 脱阳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