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医彀-第134页-[卷之四] 痰饮_中药方集

TOP

 
简明医彀 - 第134页
[卷之四] 痰饮
】 【繁体
经曰∶诸痉强直、积饮,皆属于湿。稠浊者为痰,属肺火;清稀者为饮,属脾湿。论痰有五,曰∶风、湿、食、火、酒是也。夫风痰者,形寒饮冷,外感内郁,清白多涎,或成瘫痪湿痰者,生冷寒湿,停积不散,倦怠软弱,或面、腹肿;食痰者,膏粱浓味,煎爆辛辣,重叠褥,多成癖块;火痰者,诸经火炎,煎烁肺金,津液稠粘,有成痈痿;酒痰者,酷饮过纵,不得运导,次日犹呕,伤肺成积。夫人之气血流行无一息间断,才有壅滞,郁而为热,痰遂生焉。亦有因寒者,然而百病生于痰。如中风口噤,言謇流涎,不能行动,二便失常,眩运嘈杂,颠仆丧神等证、以至妇人白带,小儿惊痫,周身诸疾,多因痰成。论饮有四,曰,痰、悬、溢、支是也。
如人素肥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水入四肢,失汗身痛,谓之溢饮;咳逆形肿,短气不卧,谓之支饮。诸饮因于酒后饮冷所致,脉滑大有痰;两关大实,膈上有痰,宜吐。眼胞及眼下黑者亦痰。肝脉濡散,弦而浮滑,饮证。治痰清肺利气,治饮实脾燥湿

主方
二陈汤)陈皮半夏(各三钱)茯苓(二钱)甘草(一钱)姜三、枣一煎。
顺气加枳壳、桔梗。火盛,芩、连、栀子。清肺,桑皮、杏仁。热痰,天粉、青黛、玄明粉。老痰,贝母、海石、栝蒌。虚痰,参、术。痰在胁下,白芥子。痰在四肢经络,竹沥,姜汁(实人,荆沥。)风痰,天麻、白附、胆星。湿痰,苍、白术。积痰,香附、楂、曲、芽。酒痰,葛根、砂仁、乌梅。结核在咽,海石、芒硝。寒痰,官桂、干姜。湿痰流注肿,壳、苍、羌、防、酒芩、香附、木香、红花、竹、姜。停痰流饮,南星、香附、青皮、木香、苍、蒌实。诸饮,旋花、白术、猪、泽、肉桂。

导痰汤
治痰多气滞
主方加南星、枳实。

温胆汤
宁神、豁痰、止呕。
主方加竹茹、枳实。

蠲痰疏气汤
一切痰疾及肺气壅塞,日服此汤,夜服滚痰丸。
前胡(素多郁怒,先用柴胡数服)半夏(各二钱)人参(虚者用,痰火忌)枯芩陈皮南星枳壳紫苏薄荷叶浓朴羌活甘草(各五分)加姜五片,水煎服。中风,加独活。无热去黄芩。

滚痰丸
治痰因火炎,肺金受克,煎熬津液而成,昼夜吐咯不已。一切实热咳嗽痰多及颠狂、瘫痪、风毒腮颐肿硬,颈项结核,遍身走痛,头疼牙痛,噎气吞酸,胸痞气块,涎饮翻胃,怔忡惊悸,阴阳关格,久痰喘嗽,喉闭赤眼,结核瘰,女人经闭,小儿嗽热,痰喘惊痫,功难尽述。中风后言謇肢痿,奇病皆治。泄泻、孕妇勿服。
大黄(锦纹者,切好酒拌,饭上九蒸,晒)黄芩(枯片者,去腐,竹沥制佳。各八两)。礞石(硝金色,水飞,重研一两)沉香(紫色,上火成油珠真,五钱)俱为末,水叠丸如芥子大,每服实人一钱,虚、老五、七分,小儿二分。晚饭后茶汤一口,送过咽喉,即便仰卧,使药攻喉间之痰,从上而下。次早去,多减服。痰不下,加服。素多痰而大便不润者,每晚服三分,永无中风诸患。拌蜜含化尤妙。

三花神丸
治一切湿热沉积,痰饮气滞,变生诸病。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痛肿,风痰喘嗽,气血不通,水鼓、胀满痞塞,大便不利。
黑牵牛(取头末,二两)大黄(生,研,一两)芫花(醋拌炒)大戟(红芽者,取皮另研)甘遂(研末。各五钱)轻粉(一钱)和匀,水法丸芥子大,每服一分,早、午、晚各一服。大便利,日一服。
此攻结破饮瞑眩之药,用合宜必得中病。惟要量虚实,能推陈致新,顺三焦,调五脏神品。婴儿腹胀便闭,每服三厘。

牛黄豁痰丸
治中风颠狂,惊痫僵仆,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牙关紧急。男妇老幼一切痰盛喘满,危笃者多服。痰下即安,痰不下难治。
胆星天竺黄熟大黄黄芩(枯。各五钱)贝母黑丑(头末)玄明粉白附子天麻(各三钱)雄黄朱砂礞石(俱水飞。各钱半)沉香(真者,一钱)牛黄(真陕西者,五分)麝香(三分)冰片(二分)各研极细末,称配匀,蜜丸弹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小儿量,用竹沥入姜自然汁一匙调,或金银煎汤,或灯心姜汤化下。

丹溪化痰
治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烦热,胸满气急。
陈皮半夏枳实(各六两)茯苓黄芩(枯)黄连南星(各五两)栝蒌仁杏仁天粉前胡(各四两)甘草(二两)上为末,竹沥、姜汁或水叠丸,绿豆大,每二钱,食后白汤送下。

加味润下
治湿热痰涎久积。丸服法与化痰丸同。
橘红(八两,食盐五钱,水调拌,过夜晒)南星(制)半夏黄芩(枯)黄连(各一两)
石膏丸
治久、近痰火,效。
软石膏(一斤,火红,火HT入无灰白酒、米泔、水各一碗内,如此三次)土山药(如手者,湿纸裹,煨熟,晒燥,四两)蚌壳(火,二两)俱研极细,水叠丸或末服,早、晚大麦汤下,或蜜和丸噙。

医林蠲痰丸
治风痰、冬月冷痰,安神定志。
半夏(泡七次,六两)南星(泡,三两)明矾(另研,两半)辰砂(五钱为衣)姜汁糊丸,百丸姜汤下。

五饮丸
治一切停痰留饮,理脾顺气,消食宽胸。
青皮陈皮茯苓枳实白矾(各一两)白术半夏南星(俱制)皂荚生姜(各二两,捣)香附苏子山楂(肉)神曲(各半两)上末,竹沥、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临睡白汤下。

稀涎散
痰在膈上,喉如拽锯,中风口噤,乳蛾喉风,并宜吐愈。

瓜蒂散
甚者用之。女人宜束定两乳(二方并见中风)。

矾蜜汤
白矾(一钱),水一碗,煮十沸,入蜜小半杯,温服。未吐,再饮熟水即吐。

简便方
风痰。
僵蚕七条,洗、炒为末,姜汁一匙,温水调下。
又蚶壳或蛤蚌壳,研细,栝蒌黄熟者,捣饼晒为末,每一钱蜜汤调下。
寒痰恶心∶荜茇或胡椒末,每五分姜汤下,吐涎水清痰,赤石脂研服。
痰饮昏眩∶吴茱萸(泡)白茯苓等分为末,蜜丸白汤下。
厥气绝∶古塔上陈锻石(两许),水煎滚,去水。用清水一碗,煎滚,澄取汁,灌下。
痰盛喘急∶好牛黄(一分)贝母(一钱)研匀,白汤下。单服贝母亦可。
颈项痰核∶五倍子南星大黄朴硝为末,醋,蜜调围,日久者亦消。
Tags:《肺火》 《外感》 《瘫痪》 《湿痰》 《寒湿》 《津液》 《中风》 《口噤》 《嘈杂》 《白带》 《惊痫》 《痰饮》 《悬饮》 《身痛》 《溢饮》 《短气》 《支饮》 《燥湿》 《二陈汤》 《白芥子》 《经络》 《寒痰》 《湿痰流注》 《导痰汤》 《气滞》 《温胆汤》 《肺气》 《痰火》 《实热》 《咳嗽》 《牙痛》 《吞酸》 《痞气》 《怔忡》 《关格》 《经闭》 《泄泻》 《水飞》 《咽喉》 《风热》 《瞑眩》 《虚实》 《三焦》 《五脏》 《僵仆》 《冰片》 《金银煎》 《化痰》 《烦热》 《白汤》 《润下》 《大麦汤》 《留饮》 《乳蛾》 《喉风》 《瓜蒂散》 《矾蜜汤》 《温服》 《恶心》 《等分》 《厥气》 《喘急》 《痰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 咳嗽 下一篇[卷之四\盗汗] 脚汗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