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第106页-[卷十二\咳嗽门] 消渴治法并方_中药方集

TOP

 
卫生宝鉴 - 第106页
[卷十二\咳嗽门] 消渴治法并方
】 【繁体

生津甘露饮子】
治膈消大渴。饮水无度。舌上赤涩。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痛。食不下。腹时胀满疼痛。浑身色黄。目白睛黄。甚则四肢瘦弱无力。面尘脱色。胁下急痛。善嚏善怒
健忘。臀肉腰背疼寒。两足冷甚。顺德安抚张耘夫。年四十五岁。病消渴。舌上赤裂。饮水无度。
小便数多。先师以此药治之。旬日良愈。古人云。消渴多传疮疡。以成不救之疾。既效亦不传疮疡。享年七十五岁。终。名之曰生津甘露饮。
人参山栀子甘草(炙)知母(酒洗)姜黄升麻(各二钱)白芷白豆蔻荜澄茄甘草(各一钱)白葵兰香当归麦门冬(各半钱)黄柏(酒拌)石膏(各二钱半。一方石膏用一两一钱)连翘(一钱)杏仁(一钱半)木香黄连柴胡(各三分)桔梗(三钱)全蝎(一个)藿香(二分)上为末。汤浸蒸饼和成剂。捻作饼子。晒半干。杵筛如米大。食后每服二钱。抄在掌内。以舌舐之。随津咽下。或白汤少许送亦可。此治制之缓也。不惟不成中满。亦不传疮疡下消矣。
论曰。消之为病。燥热之气盛也。内经云。热淫所胜。佐以甘苦。以甘泻之。热则伤气。气伤则无润。折热补气。非甘寒之剂不能。故以石膏、甘草之甘寒为君。启玄子云。滋水之源以镇阳光。故以黄连、黄柏、栀子、知母之苦寒泻热补水为臣。以当归、麦门冬、杏仁、全蝎、连翘、白芷、白葵、兰香。甘辛寒和血燥润为佐。以升麻、柴胡、苦平。行阳明少阳二经。白豆蔻、木香、藿香、荜澄茄、反佐以取之。因用桔梗为舟楫。使浮而不下也。东垣先生尝谓予曰。洁古老人有云。
能食而渴者。白虎倍加人参。大作汤剂多服之。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葛根。大作汤剂广服之。

【酒蒸黄连丸】
治消渴用黄连半斤。酒一升。汤内重蒸。伏时取出。晒干为末。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

参苓饮子】
治口干燥。生津液。思饮食。
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熟地黄黄(各三两)白茯苓(二钱半)天门冬人参甘草(各五钱)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个。乌梅一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食后。

【麦门冬饮子】
治膈消胸满烦心。津液燥少短气。多为消渴。
人参茯神麦门冬知母五味子生地黄甘草(炒)栝蒌根葛根(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竹叶十四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无时。

麦门冬汤
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饮下小便即利。此方并冬瓜饮子。得之张文叔。
麦门冬黄连冬瓜干(各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如无干者。用新冬瓜一枚重三斤去皮穣子分作十二片。为十二服。又方。冬瓜一片擘破。水三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

冬瓜饮子
治消渴能食而饮水多。小便如脂麸片。日夜无度。
冬瓜(一个)黄连(十两为末)上先取冬瓜割开。去穣净。糁黄连在冬瓜内。再将顶盖热灰。火中煨熟。去皮细切烂。研。用布取汁。每服一盏至二盏。食前。日三服。夜二服。
Tags:《生津》 《白睛》 《面尘》 《善怒》 《健忘》 《疮疡》 《不传》 《白汤》 《中满》 《下消》 《寒泻》 《阳明》 《少阳》 《钱氏白术散》 《参苓饮》 《津液》 《五味》 《温服》 《门冬饮》 《短气》 《等分》 《麦门冬汤》 《冬瓜饮》 《冬瓜饮子》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二\咳嗽门] 辨六经渴并治法 下一篇[卷十二\咳嗽门] 呕吐呃逆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