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广温热论-第页-[第一卷\温热总论] 论小儿温热(添加)_中药方集

TOP

 
重订广温热论
[第一卷\温热总论] 论小儿温热(添加)
】 【繁体
小儿温热症,悉与大人同,惟时见痉厥,类于惊风,误治多死,兹特先论其症治。

一、风温致痉
皆由医者不明风寒风热,见儿头痛发热,不问何邪,概曰风寒夹食,辄与辛燥升散,杂以苦温消导,往往阴液被伤,肝风内动,鼓痰上升,血不荣筋,筋急拘挛,致成痉螈。一见痉螈,便称惊风,乱投冰、麝、金石,苦寒悍毒药,以为开窍镇惊,清热祛风,家传秘法,家藏丸丹,多系如此。又或将惊字误作筋字之讹,挑筋刺血,强推强拿,其在富贵之家,酿祸尤速。治法∶先以辛凉开肺,继以甘寒化热,佐以润剂降痰,尤必辨其轻重。轻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加钩藤、桑枝、竹沥、竺黄、鲜石菖蒲之类;重者用甘寒复咸寒法,如白虎汤加天麻、羚角、栝蒌、川贝之类,取效最捷,昏厥不语者,速加瓜霜紫雪丹开之;阴液亏极者,必兼色瘁窍干,无涕无泪等症,再加梨汁、蔗汁、鲜生地、鲜石斛,甘凉以润之。

二、暑热致痉
症必面赤齿燥,四肢厥冷,手足抽搐,神昏若惊。轻则吴氏清络饮加菊花、钩藤;重则犀羚镇痉汤加瓜霜紫雪丹。神清以后,用竹叶地黄汤,清凉血分,以善其后。

三、燥火致痉
皆由温热化燥,液涸动风。症必鼻窍无涕,目干无泪,面色枯憔,神昏痉厥,势最危急。
速用犀羚白虎汤,加瓜霜紫雪丹挽救之∶或竹叶石膏汤去半夏,重加川贝、竹沥、竹黄、安宫牛黄丸等,亦多获效,病减后余热,或用叶氏养胃汤清养胃阴,或用竹叶地黄汤清凉血分。此皆似惊非惊,为小儿温热症中之最重者也。
Tags:《热症》 《惊风》 《风温》 《风寒》 《风热》 《头痛》 《发热》 《阴液》 《肝风内动》 《化热》 《轻剂》 《桑菊饮》 《白虎汤》 《昏厥》 《紫雪》 《暑热》 《齿燥》 《神昏》 《清络饮》 《地黄汤》 《燥火》 《温热》 《竹叶石膏汤》 《安宫牛黄丸》 《养胃汤》 《胃阴》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一卷\温热总论] 论小儿温热(.. 下一篇[第一卷\温热总论] 论妇人温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