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第227页-[卷二]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_中药方集
 
医宗金鉴 - 第227页
[卷二]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 【繁体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注】脉太过则病,不及亦病,故脉当取太过不及而候病也。阳微,寸口脉微也,阳得阴脉为阳不及,上焦阳虚也。阴弦,尺中脉弦也,阴得阴脉为阴太过,下焦阴实也。凡阴实之邪,皆得以上乘阳虚之胸,所以病胸痹心痛。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集注】李□曰:『内经』云:胃脉平者不可见,太过不及则病见矣。寸脉为阳,以候上焦,正应胸中部分,若阳脉不及而微,则为阳虚,主病上焦,故受病胸痹。尺脉太过而弦,则为阴盛,知在下焦,故上逆而为痛也。
尤怡曰:上焦为阳之位,而微脉为虚之甚,故曰责其极虚。
@@@平人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注】平人,无病之人也。无寒热,无表邪也。平人无故而有短气不足以息之证,不可责其虚也,此必邪在胸中,痹而不通,阻碍呼吸,当责其实也。
【集注】李□曰:上节云责其极虚,此又云实何也?经云:邪之所□,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是也。然短气与少气有辨,少气者,气少不足于言,『内经』云: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是也。短气者,气短不能相续,似喘非喘,若有气上□,故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是也。
尤怡曰:平人,素无疾之人也。无寒热,无新邪也。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气因邪而实,或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也。
@@@胸痹之病,喘息欬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注】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里气滞,迟则为藏内寒,主上焦藏寒气滞也。关上小紧而疾,小为阳虚,紧疾寒痛,是主中焦气急寒痛也。胸背者,心肺之宫城也,阳气一虚,诸寒阴邪,得以乘之,则胸背之气,痹而不通,轻者病满,重者病痛,理之必然也,喘息、欬唾、短气证之必有也。主之以栝蒌薤白白酒汤者,用辛以开胸痹,用温以行阳气也。
【集注】赵良曰:凡寒浊之邪,滞于上焦,则阻其上下往来之气,塞其前后阴阳之位,遂令为喘息,为欬唾、为痛、为短气也。
程林曰:胸中者,心肺之分,故作喘息欬唾也。诸阳受气于胸,而转行于背,气痹不行,则胸背为痛,而气为短也。
Tags:《胸痹》 《寸口》 《阴脉》 《胸痛》 《阳脉》 《阴盛》 《微脉》 《平人》 《寒热》 《短气》 《表邪》 《少气》 《背痛》 《气滞》 《阴邪》 《后阴》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 下一篇[卷二\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茯..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