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碥-第页-[卷之三·杂症] 胸痛_中药方集

TOP

 
医碥
[卷之三·杂症] 胸痛
】 【繁体
缺盆下曰胸。当与痹满门胸痹条参看。)五脏及胆、心包络七经,筋脉俱至胸,是诸经之邪,皆得为胸痛。而胸者,肺之部分,则其痛尤多属肺可知。乃医书多以肝病为言,此举隅之论耳,勿泥。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也,气滞为多。(实亦滞,虚亦滞。)气滞则痰饮亦停,宜行气除饮,此治在肺分。肺主气,宜下降,不宜上壅者也。(至气有余为火而属心,痰本于湿而属脾,其义可兼举矣。)若乃肝气实而上冲,因载血以上,或肝虚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此则病在肝胆,痛必连胁矣。(至肝火之上炎。由肾水之竭,肝气之虚寒,由肾火之衰,亦可推。)治法于上下编参之。经云∶春脉如弦,其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两胁胀满,此肝虚也,补肝汤。(见胁痛。)《金匮》肝中寒者,(此下有两臂不举,舌本燥七字,《医宗金鉴》谓是衍文,删之。)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则胁亦痛可知。)食则吐,(肝性条达,为寒所郁不得伸,故太息以舒之。食则吐者,气上逆也。)而汗出也。又云肝着,(气着滞不行也。)常欲蹈其胸,(蹈者,按摩之意。)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寒则凝滞,热则流通,故喜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方用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水三升,煮一升,顿服
《金鉴》谓与证不合,疑误。
愚谓此乃停饮,而阳气不宣,故用此逐饮通阳,加绛以和血也。)此肝实也。《素问》曰∶阳明所谓胸痛短气者,水气脏腑也。轻者五苓散(见伤湿),重者用张子和法取之。木香、郁金二味,气郁痛者倍木香,血郁痛者倍郁金,为末,每服二钱,老酒下,虚者加人参。
痰饮痛,轻者陷胸汤,重者陷胸丸治之。若痰唾稠粘者,则用控涎丹(见痰饮。)
Tags:《缺盆》 《胸痹》 《五脏》 《心包络》 《胸痛》 《气滞》 《痰饮》 《行气》 《肺主气》 《肝气》 《肝虚》 《肝火》 《虚寒》 《补肝汤》 《胁痛》 《中寒》 《舌本》 《善太息》 《肝着》 《按摩》 《顿服》 《肝实》 《阳明》 《短气》 《水气》 《脏腑》 《五苓散》 《和法》 《气郁》 《小陷胸汤》 《大陷胸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杂症] 心痛 下一篇[卷之三·杂症] 项强痛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