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第163页-[卷八\七窍门下] 唇_中药方集
 
张氏医通 - 第163页
[卷八\七窍门下] 唇
】 【繁体
唇属足太阴阳明脾胃。又属手少阴太阴。心脉挟口。统属冲任二脉。上唇挟口。属足阳明。
下唇挟口。属手阳明。唇燥则干。热则裂。风则。寒则揭。若唇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者。名曰茧唇。有唇肿如茧如瘤者。或因七情火动伤血。或因心火传脾。或因浓味积热伤脾。大要审本证。察兼证。清胃气。生脾津。或兼滋肾。则燥自润。火自降。风自息。肿自消。若患者忽略。
治者不察。妄用消热清毒之药。或用药线结去。反为翻花败证矣。肾虚唇茧。时出血水。内热口干。吐痰体瘦。六味丸去萸加麦冬。不应。用加减八味丸。肝经怒火。风热传脾。唇肿裂。或患茧唇。柴胡清肝散。胃火血燥。唇裂为茧。或牙龈溃烂作痛。胃散。风客于脾经。唇燥裂无色。
犀角升麻汤去白附子。加枳壳、石斛。妇人郁怒。肝脾受伤。多有此证。逍遥、归脾、小柴胡选用。唇燥口干。生疮年久不愈。外用橄榄烧灰研末。猪脂调涂。治唇紧裂生疮。青皮烧灰敷之。唇者肉之分也。唇反者。肉先死。唇青者。为筋死。
石顽曰。唇青有二。若唇与爪甲俱青而烦渴引饮者。为热伏厥阴竹叶石膏汤。若唇青厥冷而畏寒。振振欲擗地者。为寒犯少阴。真武汤。唇淡为脱血。宜十全大补辈。唇赤中带黄色。为脾热。黄芩芍药汤。唇赤而肿浓。漯漯然者。虽曰心火亢盛。实脾胃中有湿热。当从清胃散加减治之。
Tags:《太阴》 《阳明》 《少阴》 《唇肿》 《茧唇》 《七情》 《胃气》 《药线》 《肾虚》 《八味丸》 《风热》 《柴胡清肝散》 《唇裂》 《牙龈溃烂》 《清胃散》 《升麻汤》 《厥阴》 《竹叶石膏汤》 《畏寒》 《真武汤》 《芍药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八\七窍门下] 舌 下一篇[卷八\七窍门下] 髭发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