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第115页-[卷之三\耳部(三)] 耳后疽(参发颐)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疡医 - 第115页
[卷之三\耳部(三)] 耳后疽(参发颐)
】 【繁体
或问∶耳后一寸三分生疽,古云不治之证。今有一人,年二十四岁,耳后结块如拳,肉色不变,亦不甚痛,七日不食何如?曰∶此名耳后毒,非瘿也,隔蒜灸之;活命饮加柴胡、桔梗、升麻,八阵散下之愈。张通府,耳后发际,患肿一块无头,肉色不变,按之微痛,彼谓痰结,脉软而时见数。经曰∶脉数不时见,疮也,非痰也。仲景云∶微弱之脉,主血气俱虚,形精不足。又曰∶沉迟软弱,皆宜托里,遂用参、、归、术、川芎、炙甘草以托里,少加金银花、白芷、桔梗以消毒,彼谓不然。内饮降火消痰,外贴凉药,觉寒彻脑,患处大热,头愈重,食愈少,复请治,以四君子加藿香、炮干姜数剂,食渐进,脓成刺之,更以十全大补汤去桂,灸以豆豉饼,又月余而愈。罗宗伯,耳后发际患毒痛,脉数,以小柴胡加桔梗、牛蒡子、金银花,四剂而愈。一人耳后患毒,脉证俱实,宜用内疏黄连汤,彼此严冬不服寒剂,竟至不起。一人耳后寸余发一毒,名曰锐疽。痛寒热烦躁喜冷,此胆经蕴热而然。先用神仙活命饮一剂,势减二三,时值仲冬,彼惑于用寒远寒之禁。自用十宣、托里之药,势渐炽,耳内脓溃,喉肿闭,药不能下而殁。
Tags:《消痰》 《补汤》 《黄连汤》 《寒剂》 《寒热》 《烦躁》 《神仙活命饮》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耳部(三)] 总论 下一篇[卷之三\耳部(三)] 耳根毒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