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第页-[卷四\内景图说(下)] 膀胱_中药方集
 
疡医大全
[卷四\内景图说(下)] 膀胱
】 【繁体
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又曰∶膀者言其横于前阴之旁,以通水也。胱者,言其质之薄而明也。合而言之,以其由虚而实,旁通水道,通身虚松,可以蓄水,渐渍而渗入胞中,胞满而溺出也。
\r膀胱图\p04-a41a20.bmp\r又曰∶膀胱当十九椎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有下口,无上口,当脐上一寸水分穴处为小肠下口,乃膀胱上际,水液由此别回肠,随气泌渗而入,其出其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出气不化,则闭塞下窍而为癃肿。后世诸书,有言其有上口无下口,有言上下俱有口者,皆非。
《难经》曰∶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
又曰∶足太阳经膀胱。
又曰∶是经多血少气
又曰∶申时气血注于膀胱。
《灵枢》曰∶膀胱在小腹之内。
又曰∶鼻孔在外,膀胱漏泄。
《难经》曰∶膀胱以虚受水,为津液之腑,有上口而无下口,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泻,气海之气不足,则秘涩不通。
经曰∶水液自小肠泌别汁,渗入膀胱之中,胞气化之而为尿,以泄出也。
东垣曰∶膀胱虽为津液之腑,至于受盛津液,则又有胞,而居膀胱之中。
《类纂》曰∶膀胱者,胞之室也。
经曰∶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甲乙经》曰∶膀者,横也。胱者,广也。言其体横广而短也。
经曰∶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
又曰∶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
又曰∶膀胱有热则淋闭,膀胱不约为遗溺。(溺,音尿,谓睡中遗尿也。)又曰∶膀胱,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足三焦脉实,约下焦而不通,足三焦脉虚,不约下焦则遗溺也。膀胱,又名足三焦也。
又曰∶是动病则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病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如结,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
又曰∶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脚背痛,小指不用。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太阳膀胱引经药歌∶申膀泽(泻)滑(石)茵陈(肉)桂,猪(苓白)茯(苓)羌(活)麻(黄黄)柏蔓(荆子)亲,行下大黄并(白)术泽,(本)羌防己檗同因。
膀胱实热,小便赤涩。虚寒,小便数,或漏精,精冷浓稠如米泔。
《灵枢》曰∶肾应骨,密理浓皮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又曰∶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胫、踝后皆热。
《入门》曰∶膀胱病者热结下焦,小腹苦满,胞转小便不利,令人发狂。冷则湿痰上溢而为多唾,小便淋漓或遗尿。
又曰∶膀胱虚则小便不禁,宜既济丸,加减八味丸,倍山萸,加乌药、益智、故纸。实则小便不通,宜益元散、葵子汤、(葵子、赤茯苓、枳实、木通、黄芩、甘草、猪苓、车前子、瞿麦、滑石、姜引。《济生》)五苓散,膀胱主药也。
《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又曰∶遗尿狂言,目反直视,为膀胱绝也。
又曰∶膀胱之脉为足太阳,其终也,戴眼反折螈,其色白,绝汗乃出,绝汗出则死矣。
经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病心澹澹大动,是寒伤心也。
又曰∶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腹急肢瘦,为膀胱水。
补∶橘核、龙骨、益智仁、续断、菖蒲。
泻∶芒硝、泽泻、滑石、车前子。
温∶茴香、乌药。
凉∶生地、甘草梢、黄柏。
引经报使∶本、羌活上行,黄柏下行。
Tags:《津液》 《气化》 《前阴》 《大肠》 《小肠》 《泄泻》 《下窍》 《太阳》 《少气》 《得气》 《气海》 《腹满》 《厥气》 《梦游》 《遗溺》 《遗尿》 《三焦》 《头痛》 《背痛》 《人迎》 《寸口》 《实热》 《虚寒》 《精冷》 《腠理》 《毫毛》 《热结下焦》 《小便不利》 《发狂》 《湿痰》 《多唾》 《八味丸》 《小便不通》 《五苓散》 《狂言》 《直视》 《戴眼》 《绝汗》 《肿胀》 《引经报使》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内景图说(下)] 心包络 下一篇[卷四\内景图说(下)] 肾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