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第页-[卷一\总论部] 经络大略_中药方集
 
外科大成
[卷一\总论部] 经络大略
】 【繁体
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岐黄问答。以经络为主。惟经络一明。然后知症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了然无谬。如古之善射御者。自有得心应手之妙焉。假如腹之中行。系任脉一经。开两傍系少阴肾经。又开两傍系足阳明胃经。又开两傍系太阴脾经。此皆在腹中者。其乳之在上在傍。系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厥阴心包络经也。又开两傍则在两肋。系足厥阴肝经。又肋之后。背之傍。系少阳胆经。其脊之两傍各两行。系足太阳膀胱经。若脊之中行。系督脉一经。手之外廉。系三阳经。手之内廉。系三阴经。足之外廉。系足三阳经。足之内廉。系足三阴经。头乃手足六阳经所会。如耳前后。系手足少阳经。颧之上下。系手足阳明经。两傍。系手足太阳经。其鼻之上行。仍系督脉一经。又凡各经支别交会与夫足三阴。皆循喉咙舌本。又足厥阴随督脉会于巅。虽未得备陈分寸起止。实乃十四经之大略也。内经所谓分肉者正指此耳。至于奇经八脉。亦皆有起止病患也。假如肋痛。便知其为肝经。不分内外男妇大小。皆可识症用药。稍近后便知其为胆经。则又当随症加减矣。由些言之。则凡十四经所在。皆可类推也。
陀云。痈疽之作。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如心之发于喉舌。肺之发于皮肤。脾之发于肌肉。肝之发于筋肋。肾之发于骨髓是也。阴毒发于下。阳毒发于上。腑之发于外。脏之发于内。发于下者得之缓。
发于上者得之速。感于腑者易治。感于脏者难疗。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近骨者多冷。久而不愈。化血生虫。虫则多庠少疼。或先庠后疼。近肤者多热。久而不愈。传气成漏。漏则多疼少痒。或不疼不痒。发于虚处者多险。发于节而相应者不治。(应为内外通溃也)手足十二经有气血多少之分。歌曰。多气多血君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多气少血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胞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治以气多者行其气。血多者破其血。气少者难于起发。补托之。血少者难于收敛。滋养之。虽然。厥阴经有相火。难治。少阳经有相火。而更难治。故足少阴当作气血两虚治也。用药之道。如东垣之处方。矧有兼风、兼痰、兼湿、兼气、兼血、兼阴、虚等症。病本不同。治当求备。较之世俗图人形疮样而不分经络者。大相径庭矣。
Tags:《经络》 《任脉》 《阳明》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厥阴》 《心包络》 《足厥阴肝经》 《太阳》 《督脉》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喉咙》 《舌本》 《十四经》 《分肉》 《奇经》 《大肠》 《六经》 《三焦》 《少气》 《小肠》 《相火》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总论部] 十二经补泻药品 下一篇[卷一\总论部] 虚实症治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