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要-第页-[卷下] 痈疽经验杂方_中药方集
 
外科精要
[卷下] 痈疽经验杂方
】 【繁体

经验方
治金石发痈。
黑铅(一斤)甘草(三两)上用酒一斗置瓷器内,先以甘草置在一边,另将铅熔投酒一边,取铅再熔,仍投九度,取酒饮醉寝,即愈。

愚按∶
前方治金石发疽之良法也。气血亏损者,仍当补托可也。

肘后方
发背欲死,取冬瓜切去一头,合疮上;瓜烂仍切,复合之,瓜未尽用而疮已安,仍用膏药贴之。

愚按∶
此方若肿痛甚,其邪在表者,最宜用此法宣热拔毒以通其滞。若肿痛发渴,大便秘结,其邪在里者,须佐以内黄连汤通利脏腑以泄其毒。在经络者,当佐以托里荣卫汤以调气血。斯善。
张文仲治耳下石痈不作脓,用商陆根杵烂频搽之。

愚按∶
商陆破气软坚,果系石痈,宜用此方治之。若怒动肝火而肿硬,或发寒发热,宜用柴胡清肝散加钩藤、山栀,以养血气清肝火。肉色不变,晡热内热,宜用逍遥散加龙胆草,以养肝血清肝火。若肝火血燥筋挛,或如贯珠,宜用柴芍参苓散加钩藤,以养血气,佐以六味丸以生肾水。若时消时作,此脾肺之气滞而痰结也,须用归脾、六君二汤以和之。若前药不应,当佐以海藻丸以散坚。经云∶形伤则痛,气伤则肿。不可轻用行气破血之剂(以上治症见《外科枢要》)。
治痈疽疖,用生鹿角尖,于砂石器内同米醋磨脓,涂患处四围,涂一二日,内消。

愚按∶
前方内消之法,如未应,须审其邪在表里、人之虚实而治之,不可治外而忘内也。
治痈疽,用生甘草为末,酒调二钱服,连进数服,自消。

愚按∶
前方乃清热消毒之剂。若因膏粱积热,金石蓄毒,血气壅滞者,最宜用。如脾胃虚弱,血气痞滞者,不宜概用,恐反寒胃气故也。

升麻汤
肺痈,胸乳间作痛,呕吐脓血腥秽。
川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黄芩赤芍药牡丹皮甘草(各等分)上为散,每服一两,水煎服。

愚按∶
前方乃消毒清热排脓之良剂。如未应,用桔梗汤咳嗽短气,小便短少者,佐以参、补肺汤。体倦食少,或咳嗽短气者佐以参术补胃汤。咳嗽痰涌者,肾虚水泛也,佐以六味丸。口干咽燥,虚火上炎者,佐以加减八味丸。若发热喘唾脓血,饮食不入,为败症。
皆为脾土亏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肾水;能补脾肺滋肾水,多有得生者。若面赤脉大者,难治;面黄白脉浮涩者,易治。若呕脓不止,不治。呕脓自止,自愈(治验见《妇人良方》、《外科枢要》)。
治谷道前后生痈,谓之悬痈。用粉草一两,截断,以涧水浸润,炙令透内,细锉,用无灰酒煎服。有人患此已破,服两剂,疮即合。

愚按∶
前症患于阴茎之后,谷道之前,属足三阴亏损之症。轻则为漏,沥尽气血而亡;重则内溃而即殒。常治初起,湿热壅滞,未成脓作痛,或小便涩滞者,用龙胆泻肝汤。肿痛盛,仙方活命饮,并以制甘草佐之。若不能成脓或不溃者,用八珍散主之。若脓已成者,急针之,欲其生肌收敛。肾虚者,六味地黄丸血虚者,四物加参、术。气虚者,四君加芎、归。脾虚者,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者,八珍汤、大补汤。若用寒凉消毒则误矣(治验见《外科枢要》)。
Tags:《发背》 《大便秘结》 《黄连汤》 《脏腑》 《经络》 《调气》 《破气》 《肝火》 《发热》 《柴胡清肝散》 《逍遥散》 《肝血》 《柴芍参苓散》 《气滞》 《行气》 《表里》 《虚实》 《胃虚》 《胃气》 《升麻汤》 《肺痈》 《呕吐》 《等分》 《桔梗汤》 《咳嗽》 《短气》 《补肺汤》 《肾虚》 《虚火》 《八味丸》 《悬痈》 《无灰酒》 《三阴》 《仙方活命饮》 《八珍散》 《六味地黄丸》 《血虚》 《气虚》 《补中益气汤》 《八珍汤》 《补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下] 拾遗(附) 下一篇[卷下] 洪丞相方用蜞针法第五十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