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55页-[卷六] 伤寒夹惊夹食_中药方集

TOP

 
保婴撮要 - 第55页
[卷六] 伤寒夹惊夹食
】 【繁体
钱仲阳云∶小儿正伤寒者,谓感冒寒邪,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夹惊者,因惊而又感寒邪,或因伤寒热极生风,是热乘于心,心神易动,故发搐也。用薄荷散、人参羌活散之类解之,甚者,抱龙丸。夹食者,或先伤于风寒,后复停滞饮食,或先停滞饮食,而后伤于风寒,以致发热,气粗嗳气,壮热头疼,腹胀作痛,大便酸臭,先用解散,次与消导;不解者,用大柴胡汤。周岁已前伤寒热轻者,用惺惺散;周岁已后,须解表微汗。若五六日不除,邪入于经络传变多端,不可枚举。若夫荣卫俱伤者,羌活冲和汤主之,过此则少阳阳明二经,在于半表半里肌肉之间,脉不浮沉。外症在阳明,则目疼鼻干不得眠,脉洪而长,以葛根解肌升麻等汤治之。在少阳,则耳聋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减和之。若少阳阳明俱病,小柴胡加葛根、芍药,传入阳明,为里脉沉实,谵妄恶热,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干而渴。用大柴胡汤,重则三一承气汤,若兼三焦俱病,则痞满燥实,宜大承气汤三阳之邪在里为患,不头痛恶寒而反渴,此为温病,当遵仲景法治之。其余正伤寒症,治自有专方,不复赘论。其兼惊兼食者,各从本症治之。
治验(散见各证)
抱龙丸
伤风瘟疫,身热气粗,痰实壅嗽,常服安神镇惊,亦治痘疹壮热。
胆南星(一两)天竺黄雄黄辰砂(二钱)麝香(少许)上为末,煮甘草汁丸,樱桃大阴干,每服一丸,薄荷汤下,气喘有痰加枯矾
愚按∶前方若风热痰嗽,或急惊发搐,昏睡切牙,形病俱实,宜用此方。若初冒风寒,咳嗽痰盛气喘者,属客邪内作,先用十味参苏饮。客邪既解,而腹胀吐泻,发搐切牙,睡而露睛,属脾肺气虚,用五味异功散,切忌祛痰表散。若过服克伐之剂,以致前症者,尤宜温补脾肺。

红绵散
治伤风咳嗽,鼻塞或流清涕。
全蝎(五个)麻黄(去节)僵蚕白芷川芎桔梗天麻(各二钱)甘草苏木上为末,每服一钱,加红绵少许,水煎,有热加荆芥。

葛根解肌渴
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葛根(四分)桂(一分)黄芩甘草白芍药(各三分)麻黄(二分)上姜枣水煎服。

三乙承气汤
脏腑积热,痞满燥实坚胀。
甘草枳实(麸炒)浓朴(姜制)大黄芒硝(各等分)上姜水煎服。

升麻汤
治小儿中风头痛,增寒壮热,肢体疼痛,鼻干不得眠。兼治疮症,已发未发皆可服。
甘草白芍药升麻干葛(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小柴胡汤

大承气汤

大柴胡汤
(三方见痉症)
惺惺散
(方见咳嗽)
葛根解肌汤

抱龙丸
(二方见伤寒)
薄荷汤
(方见瘰)
人参羌活散
(方见惊风
Tags:《壮热》 《头痛》 《鼻塞》 《畏寒》 《拘急》 《寒热》 《薄荷散》 《抱龙丸》 《风寒》 《发热》 《嗳气》 《柴胡汤》 《解表》 《经络》 《传变》 《冲和汤》 《少阳》 《阳明》 《半表半里》 《鼻干》 《不得眠》 《解肌》 《小柴胡汤》 《谵妄》 《恶热》 《咽干》 《大柴胡汤》 《承气汤》 《三焦》 《大承气汤》 《三阳》 《恶寒》 《温病》 《伤风》 《胆南星》 《薄荷汤》 《气喘》 《枯矾》 《风热》 《急惊》 《咳嗽》 《客邪》 《十味参苏饮》 《气虚》 《五味》 《异功散》 《项强》 《三乙承气汤》 《脏腑》 《等分》 《升麻汤》 《中风》 《惊风》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 咳嗽 下一篇[卷六] 寒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