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页-[卷九] 渴症_中药方集

TOP

 
保婴撮要
[卷九] 渴症
】 【繁体
《百问》云∶小儿唇红如丹,即发渴;红甚焦黑则危笃。若三焦虚烦,作渴者,用三黄汤。
伤寒后唇口焦者,用白虎汤、竹叶汤。泻痢作渴者,用四苓散之类,常治暑积心脾。烦渴引饮者,用白虎汤。下痢脾虚作渴者,用七味白术散热结膀胱,小便秘,渴者,用五苓散
上焦虚热者,用四君子汤。膏粱积热者,用胃散。脾胃积热者,用泻黄散。中气虚热者,用异功散。肾水虚热者,用六味丸。其余疳症发热,各详本症。胎禀所致者,当各审其因,若误用寒凉降火,脾胃复伤,则腹胀而为败症矣。
治验一小儿发热作渴,用泻黄散,大便重坠,口角流涎,仍欲泻火。余曰∶鼻准青白多而黄色少,属脾胃虚寒,肝木所侮。盖口角流涎,胃气不能统摄也;大便重坠,脾气不能升上也。不信,另用凉剂,果眉唇微动,四肢微搐。余曰∶此虚极而变慢惊风矣。用六君、当归、木香、炮姜、钩藤钩二剂益甚,意欲更剂。余曰∶此药力未及也。仍以前药加附子一片,服之即安;去附子,又二剂而愈。
一小儿吐泻,后患渴症,饮食少思,肌体消瘦,用七味白术散,渴渐止,五味异功散加升麻饮食渐进;又用补中益气汤,肌肉顿生。
一小儿嗜膏粱甘味,发热作渴,小便白浊,用四味肥儿丸,佐以泻黄散稍愈。复伤食吐泻,服消食丸,胃气复伤,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而渴,先用七味白术散而渴止,次用五味异功散而痊。
一小儿面目色白,患渴症,唾痰发热,服清热化痰之药,大便洞泻,小便频数,此脾胃虚而复伤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四神丸,诸症渐愈,又佐以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用心太过,两足发热,日晡益甚,服人参固本丸之类,热益甚,痰涎上涌,体倦更唾痰,服化痰滋阴之剂,痰热益甚,更头目眩晕,体倦少食。请余治,仍欲清热化痰滋阴。余曰∶两足发热,肾经阴虚也;痰涎上涌,肾不能摄也;头目眩晕,胃气不能上升也;此禀赋不足,劳疫过度而然耳。遂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加减八味丸,元气渐复,诸症渐愈。但用心于功课,即头晕发热,用前药即愈。毕姻后,诸症复作,服前药半载而痊。后再发,更大小便牵痛,用补中益气汤、八味地黄丸独参汤而得生。

竹叶石膏汤
石膏(一钱)半夏(三分)甘草人参(各二分)麦门冬(十粒)竹叶(一握)上生姜汁一匙,水煎服。

三黄汤
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上水煎服。

白虎汤
(方见发热)
五苓散
(方见五淋
七味白术散
(方见积滞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清胃散

异功散
(四方见内钓
六味丸
(方见肾脏)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
补中益气汤
(方见虚羸)
四味肥儿丸
(方见寒吐)
四神丸
(方见惊泻)
消食丸
(方见呕吐乳)
Tags:《三焦》 《白虎汤》 《四苓散》 《七味白术散》 《热结膀胱》 《五苓散》 《虚热》 《君子汤》 《清胃散》 《泻黄散》 《气虚》 《异功散》 《发热》 《小儿发热》 《鼻准》 《虚寒》 《胃气》 《脾气》 《慢惊》 《消瘦》 《五味》 《补中益气汤》 《肥儿丸》 《伤食》 《化痰》 《小便频数》 《胃虚》 《四神丸》 《六味地黄丸》 《人参固本丸》 《滋阴》 《眩晕》 《阴虚》 《八味丸》 《头晕》 《八味地黄丸》 《独参汤》 《竹叶石膏汤》 《等分》 《五淋》 《积滞》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内钓》 《呕吐》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九] 烦躁 下一篇[卷九] 疝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