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第106页-[卷三] 哮喘证治_中药方集
 
幼幼集成 - 第106页
[卷三] 哮喘证治
】 【繁体
经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又曰∶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夫喘者,恶候也。肺金清肃之令,不能下行,故上逆而为喘。经曰∶诸气郁,皆属于肺。
喘者,肺之郁也。吼者,喉中如拽锯,若水鸡声者是也;喘者,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是也。故吼以声响言,喘以气息名。凡如水鸡声者为实,喉如鼾声者为虚,虽由于痰火内郁,风寒外束,而治之者不可不分虚实也。
有因外感而得者,必恶寒发热,面赤唇红,鼻息不利,清便自调,邪在表也。宜发散之,五虎汤。
有因热而得者,必口燥咽干,大小便不利。宜葶苈丸微下之。
有因宿食而得者,必痰涎壅盛,喘息有声。先用山楂、神曲、麦芽各三钱,煎汤与服,消其食,次千缗汤
素有哮喘之疾,遇天寒暄不时,犯则连绵不已,发过自愈,不须上方。于未发时,可预防之。有一发即能吐痰者,宜服补肾地黄丸五味、故脂,多服自愈;有发而不吐痰者,宜痰喘方。
凡哮喘初发,宜服苏陈九宝汤。盖哮喘为顽痰闭塞,非麻黄不足以开其肺窍,放胆用之,百发百中。
或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热痰壅盛,忽然大喘者,名马脾风。盖心为午火属马,言心脾有风热也。小儿此证最多,不急治,必死,用牛黄夺命散下之效。
凡大病久病之后,或久服寒凉克削之后,或久吐久泻之后,忽然气急,似喘非喘,气息短促,名为短气
短者断之基,气将脱也。速宜挽救,人参五味子汤效。
又有虚败之证,忽然张口大喘,入少出多,而气息往来无滞。此肾不纳气,浮散于外,大凶之兆,速投贞元饮;不效,理阴煎加人参、鹿茸,或可挽救。
汗出如油,发润而喘者,肺绝也;汗出如油,张口大喘者,命绝也;直视谵语而喘者,肝绝也。凡大病正气欲绝,无根脱气上冲,必大喘而绝矣。
Tags:《贼风》 《虚邪》 《六腑》 《肺病》 《背痛》 《气郁》 《鼾声》 《痰火》 《风寒》 《虚实》 《外感》 《恶寒》 《发热》 《咽干》 《小便不利》 《宿食》 《千缗汤》 《哮喘》 《补肾地黄丸》 《五味》 《顽痰》 《风热》 《夺命散》 《短气》 《人参五味子汤》 《汗出如油》 《直视》 《谵语》 《正气》 《脱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哮喘证治] 入方 下一篇[卷三\咳嗽证治] 咳嗽简便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