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第页-[卷五\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_中药方集
 
普济方·针灸
[卷五\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 【繁体
肺者。藏也。两旁一十八穴。出甲乙经。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出手甲角。如韭叶。手太阴脉之所出也。
为井冬。三月宜灸之)。流于鱼际。鱼际者。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荣春。三月宜灸之)。注于太渊。太渊者上也(在掌后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
为俞。夏三月宜灸之)。行于经渠。经渠者。金也(在寸口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不可灸。伤人神明)。入于尺泽。尺泽者。水也(在肘中约上动脉手。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

少商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如韭叶。灸一壮。主疟寒厥。及热烦心。善哕。
心满而汗出。寒濯濯热烦。手臂不仁。唾沫唇干。及热烦心。引饮手HT。挛指支痛。肺胀上气。耳中生风。咳喘逆。痹臂痛呕吐食饮不下。彭彭然。热病象疟。振栗鼓颔。腹胀俾倪。喉中喘。耳前痛。甄权云。在手大拇指甲骨外畔当角一韭叶。白肉际宛宛中是也。此脉脾肺之候论藏凑不宜灸之。忌生冷热食)。

鱼际
(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灸三壮。主虚极洒洒毛起恶风寒。舌上黄身热。咳嗽。喘病走胸背不得息。头痛甚。汗不出。寒厥。及烦热。心少气不足以息。阴湿痒腹痛不下饮食。肘挛支满。喉中焦干。竭上气。热病。振栗鼓颔。腹满阴痿。咳引尻漏出。虚也。膈中虚。饮食呕。身热。汗不出。数唾涎。呕吐血下。肩背寒热。脱色。目泣出皆虚也。色不变者。肺心痛也。短气心痹。悲怒逆气恐狂易霍乱。胃气逆)。

太渊
(在手掌后陷者中。灸三壮。主痹逆气寒。厥逆。烦心。善唾哕噫。胸满HT呼。
胃气上逆。心痛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背痛肺胀满彭彭。臂厥。肩膺胸满痛。目中白翳。眼青转筋。掌中热。乍寒乍热。缺盆中相引痛。数欠喘不得息。臂内廉痛。膈饮烦满病温身热。五日以上。汗不出。厥心痛卧若从居心间痛。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者。肺心痛也。如乳噫胃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嗌干。狂言口僻肘中痛。皆疟痹也)。

经渠
(在寸口陷者中。不可灸。伤人神明。主疟寒热。胸背急。胸中彭彭然。甚即交两手如瞀。为暴痹。喘逆喉痹。掌中热。咳逆上气。喘息数欠。热病汗不出。心痛欲呕也)。

列缺
(手太阴络。去腕上一寸半。灸五壮。甄权云。腕后臂侧二寸。手交叉食指两筋骨罅宛宛中是也。主偏风口。半身不遂。腕劳。灸三壮。主疟甚热。惊痫如有见者。咳喘掌中热。虚则肩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寒厥。交两手如瞀。为口沫出。实则肩背热痛。
汗出。四肢肿。身温。睡时热。饥则烦。饱则面色变。口噤不开。恶风泣血出。喉痹咳嗽上气。数欠。四肢厥逆。喜笑弱白。热病。先手臂痛。身热螈。喜笑纵唇口。咽干鼻张。呕吐汗出如连珠。小便白。热痛。两乳下三寸坚。胁下满。心悸善忘。口中沫出)。

孔最
(手太阴。去腕上五寸。灸五壮。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五壮。汗即出并主臂厥头痛)。

尺泽
(在肘中约纹上动脉。灸三壮。甄权云。在臂屈横文中两筋骨罅陷者宛宛中不宜灸。主喉痹上气。舌干胁痛。心彭彭痛。咳逆上气。心烦肩寒。少气不足以息。腹胀喘逆振栗。螈。手不伸。咳嗽唾浊。气膈善呕。鼓颔不得汗。烦满身痛。因为纵衄唾血。时寒时热。胞中有大疝瘕积与阴相引痛。若穴泄之。并主喉痹哽噎。寒热。实则肩背热痛。汗不出。四肢暴肿。虚则臂背寒。短气心烦。癫疾呕沫。手臂不得上头。肘痛。也)。

侠白
(在天府下去肘下五寸动脉。手太阴脉气所发。灸五壮。主心痛。咳逆。干呕。烦满)。

天府
(在腋下三寸。臂内廉动脉。手太阴肺气所发。禁不可灸。使人逆气。主咳上气喘不得息。暴瘴内逆。肝肺相搏。口鼻出血。身胀逆息。不能卧风。汗不出。身肿。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卧不觉。甄权千金扬操同。也)。
Tags:《阴脉》 《本节》 《散脉》 《太阴》 《寸口》 《神明》 《动脉》 《寒厥》 《肺胀》 《上气》 《臂痛》 《呕吐》 《热病》 《恶风》 《咳嗽》 《头痛》 《烦热》 《少气》 《腹满》 《吐血》 《寒热》 《短气》 《心痹》 《霍乱》 《气逆》 《胃气》 《中满》 《背痛》 《转筋》 《缺盆》 《病温》 《振寒》 《狂言》 《喉痹》 《咳逆上气》 《阴络》 《半身不遂》 《惊痫》 《背热》 《口噤》 《咽干》 《心悸》 《舌干》 《胁痛》 《心烦》 《身痛》 《疝瘕》 《干呕》 《肺气》 《气喘》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 下一篇[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