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第248页-[卷十\针灸门] 寒热_中药方集
 
普济方·针灸 - 第248页
[卷十\针灸门] 寒热
】 【繁体
治骨寒热。汗注不止。穴复溜治寒热解散。淫泺颈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穴至阳治身解寒淫泺。酸不能久立。穴光明治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穴哑门治洒淅寒气。穴陶道神堂风池治洒淅畏寒。厥逆。穴阴治洒淅恶风寒。虚热。舌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穴鱼际治发寒热。穴浮白治头重身热。穴肾俞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穴颅囟治身热。穴太白阳纲治身体烦热。穴曲差治劳疾羸瘦。体热。穴脑空治寒热喘满。穴肺俞治寒热胸膈满。穴天池治乍寒乍热。穴少冲治寒热。穴神道少海治振寒。穴胆俞治洒淅振寒。穴临泣治虚热洒淅。毛竖恶风寒。舌上黄。身热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头痛甚。汗不出热烦心。少气不足。穴鱼际治寒热骨痛。穴膈俞治身寒热。穴天突治身寒热。引项强急。穴脑空治寒热。穴飞扬光明治脏腑积聚。心腹满。腰背痛。饮食不消。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穴三焦俞。随年壮。又胃脘穴灸百壮。乃灸至千壮止。
治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穴脾俞。并椎三穴。各灸七壮。
盗汗。寒热恶寒。穴肺俞(随年壮。针五分)。阴都百壮。
治多汗寒热。穴玉枕。五十壮。
治三焦寒热。穴小肠俞。灸随年壮。
治膀胱三焦津涎下。大小肠寒热。赤泄。洞痢。腰脊痛。小便不利。妇人带下。穴三焦俞。灸五十壮。
治身体腰脊如解。及治寒热。
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尾窍骨也。以年为壮数。视背椎陷者灸之。举背肩上陷者灸之(穴也)。两季胁之间灸之(章门穴也)。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阳辅穴也)。足小指次指间灸之(侠溪穴也)。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经阙其名)。下陷脉灸之(承筋穴也)。外踝后灸之(昆仑穴也)。膺中陷骨间灸之(天突穴也)。掌束骨下灸之(阳池穴也)脐下三寸灸之(关元穴也)。灸毛际动脉灸之(气冲穴也)。膝下三寸分间灸之(三里穴也)。
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冲阳穴也)。巅上一寸灸之(百会穴也)。
治身体腰脊如解。穴涌泉
Tags:《寒热》 《少气》 《畏寒》 《恶风》 《虚热》 《头痛》 《咳嗽》 《头重》 《胁痛》 《烦热》 《振寒》 《风寒》 《骨痛》 《项强》 《脏腑》 《腹满》 《背痛》 《寒热往来》 《小便不利》 《三焦》 《盗汗》 《恶寒》 《小肠》 《腰脊痛》 《带下》 《绝骨》 《缺盆》 《下陷》 《膺中》 《束骨》 《毛际》 《动脉》 《阳明》 《会穴》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针灸门] 伤寒热气 下一篇[卷十\针灸门] 伤寒寒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