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第2页-[上卷\本输穴说难] 手太阴肺经五穴_中药方集
 
子午流注说难 - 第2页
[上卷\本输穴说难] 手太阴肺经五穴
】 【繁体
一、少商(井穴)
部位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针灸
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气。不宜灸。
按少商乃阴井木穴之始。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音商。商而曰少者。五脏为阴。
阴常不足也。
二、鱼际(荥穴)
部位
在大指本节散脉中。

证治
洒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
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支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痹。悲恐。

针灸
针入二分。留三呼。
按∶鱼际乃阴荥火穴。在手大指后鱼腹中。手大指接近次指时。则鱼腹丰满。离开次指时。则本节后内侧微陷下。有如鱼腹正中交际之形。故名鱼际。鱼际为火穴。
肺为金藏。火能克金。故此穴言针不言灸。
三、大渊(俞穴
部位
在手掌后陷中。

证治
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惋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
振寒。咽干狂言口僻。

针灸
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按∶大渊乃脉之所会。本输篇云。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盖其穴在手大指如鱼形之后。再下一寸。即寸口脉之起点。此五脏之穴。亦称原穴。盖六腑水谷精华。
注入五脏经之起原处。故称渊。
四、经渠(经穴
部位
在寸口陷中。

证治
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
暴痹喘。足心痛。呕吐

针灸
针入二分。留三呼。禁不可灸。灸即伤人神。
按∶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即关上部位。寸至关长一寸九分。以下即为尺中。言经渠者。乃经过之冲渠要道。大渊在寸口之始。经渠居寸口之中。并未入于尺中也。
五、尺泽(合穴
部位
在肘中约纹上动脉中。

证治
风痹肘挛。手臂不得举。喉痹上气。舌干。咳嗽唾浊。四肢暴肿。臂寒短气

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其∶尺泽乃肺之合穴。可针。可灸。盖阴合为水。肺为金藏。水乃金之所生。邪之实者针之。泻某子故也。肺乃脏气之藏。山泽通气。此穴恰在太阴尺中。脉之结点。
故名尺泽。义至深也。
Tags:《心下满》 《振寒》 《腹满》 《寒栗鼓颔》 《针灸》 《五脏》 《本节》 《散脉》 《恶风》 《虚热》 《头痛》 《咳嗽》 《背痛》 《少气》 《呕血》 《心痹》 《俞穴》 《胸痹》 《寒厥》 《肺胀》 《缺盆》 《噫气》 《咽干》 《狂言》 《寸口》 《原穴》 《六腑》 《经穴》 《寒热》 《拘急》 《喉痹》 《上气》 《热病》 《呕吐》 《合穴》 《动脉》 《风痹》 《舌干》 《短气》 《脏气》 《太阴》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上卷\本输穴说难] 手阳明大肠经.. 下一篇环周图说难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