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桑饮(汪履秋)
【组成】贯众15克、田基黄15克、桑椹子15克、土茯苓15克、平地木15克、虎杖30克、丹皮10克、郁金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护肝解郁。
【主治】用于无临床症状的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然具有临床表现的乙肝同样是本方的适应指征。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乙型肝炎往往没有临床表现,中医对此似乎无证可辨,汪教授根据甲型肝炎的一般病机推测,认定本病的病变部位仍在肝脾,湿热疫毒还是它的主要病理因素,故将治疗方法重点放在清热解毒、顾护肝体上。本方首选苦寒的贯众、田基黄、十茯苓、平地木、虎杖等,入肝脾以清热解毒,化湿辟秽,为抗乙肝病毒的辨病用药;《普济方》有桑棋子善治水肿胀满的记载,因其味酸气凉,能养肝肾,利水消胀;再配上郁金、丹皮二药理气行瘀,更为全面,以利改善肝功能,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统观全方,意味深长,既不失中医辨证用药的传统特色,又参进辨病内容,针对性强。
【加减】若体见肝区胀痛、脘腹满闷不适之时,可加柴胡枳壳、郁金、川楝子、红花等;如湿热蕴结、肝脾气滞,舌苔黄腻、脘腹胀满、食少泛恶,小便黄赤,则增入苍术、厚朴、半夏木香、黄连、枳壳、泽泻之类;伴SGPT增高,应加用白花蛇舌草、茵陈、垂盆草、苦参、半枝莲等;病久迁延,瘀阻络脉,或正虚肝脾不调,可去桃仁、丹参、红花、三棱、郁金、枳壳理气活血、和络止痛,亦可用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养肝调脾,扶正补虚。
【按语】乙肝的治疗,目前中西医还缺乏理想的特效方法,汪教授驰骋医海,自制贯桑饮,把焦点集中在辨病用药上,经过临床实践,确具较好疗效。
【典型病例】稽某某,男性,南京人。初诊时除表现为上腹偏右,即胆囊区域胀满、压痛外,余无特殊痛苦,B超提示胆囊壁模糊粗糙,血查肝功:SGPT110单位KGT68单位;乙肝两对半HBSAg(+),抗一HBc(+)。根据辨病为主,结合辨证的原则,治选贯桑饮加柴胡、枳壳、蛇舌草、连续服药一月,SGPT,r-GT均明显下降,胆囊肿痛大减,原方继进三月,复查除HBSAg(+)外,余项全部正常,临床症状亦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