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证治准绳-第32页-[卷二\太阳病] 头痛_中药方集

TOP

 
伤寒证治准绳 - 第32页
[卷二\太阳病] 头痛
】 【繁体
伤寒头痛虽属三阳太阳经独多盖太阳为病属表而头痛专为主表虽有伤寒六七日头痛不大便有热而与承气汤下之者却云若小便清者知热不在里仍在表是知头痛属表明矣太阴少阴二经之脉从足至胸而还不上循头故无头痛惟厥阴脉喉咙之后上连目系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一证却无身热亦与阳证不同也然风温病在少阴湿温病在太阴而头反痛至于阴毒亦然是又不可拘拘为者内因头痛作止有时外因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方罢发热头痛恶风属太阳(方论见太阳病发热)大便(汗)不利六七日头痛身热小便赤者宜承气汤若小便利者知不在里仍在表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论见胃实)服(和解)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兼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论见项强)太阳(下)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表解里未和十枣汤(方论见胁满痛)

或谓十枣汤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者皆属饮家俱有头项强痛之病何也此经络所系非偶尔而言也针经曰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皆上额交巅上其支者从巅上至耳上角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至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上文所络肾者即三焦也夫三焦者为阳气之父决渎之官引导阴阳开通闭塞水道出以化气而言也缘太阳经多血少气既病则气愈弱其时表病而里热未甚微渴而恣饮水浆为水多气弱不能施化遂停伏于内则本经血气因而凝滞致有头痛项强之患矣若伏饮流行经络疏利而头痛自愈矣病(温)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痛当救里四逆汤(论见发热)太阳病(刺)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针足阳明为迎而夺之使经不传则愈(吴)脉浮头痛太阳也须刺腕骨京骨又云表证头疼恶寒发热刺合谷)阳明(和解)身热头痛漱水不欲咽必发衄脉数者犀角地黄汤茅花汤(见鼻衄阳明病表里大热烦渴引饮头痛如破者宜竹叶石膏汤阳明头痛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调胃承气汤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内经曰巨阳受邪少阴为里得热则上从之厥也太阳与少阴为合此证当是太阳未全罢耳经又曰阳明则喘而则恶人小便利者寒邪内攻肢厥头痛者寒邪外攻也)

阳明头痛额前目疼鼻干脉长也无汗者葛根加葱白白芷汗之若有汗曾经发汗头痛不解者宜葛根葱白汤主之若不恶风而反恶热自汗烦渴脉洪数饮水头疼者白虎加白芷汤主之若内有燥屎蒸蒸发热头痛者调胃承气汤主之凡阳明头痛无汗者葛根麻黄葱白白芷石膏之属也有汗则白芷石膏葛根川芎汤也伤寒(和解)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之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宜小柴胡汤(论见口苦

少阳经头痛头角或耳中痛脉弦数口苦发热往来寒热者并用小柴胡汤和之一方加川芎尤妙盖川芎亦胆经药也凡少阳头痛不分有汗无汗皆以柴胡汤主之不时头痛及发寒热脉紧不大即是上膈有痰瓜蒂散吐之头痛干呕吐涎沫者吴茱萸汤(方论见吐)活人云厥阴头痛为欲愈小建中汤

若已发汗或未发汗头痛如破者用连须葱白汤
连须葱白汤方
葱白(连须切半升)生姜(二两)上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二次温服再不止者宜服后方
葛根葱白汤方
葛根芍药知母(各半两)川芎葱白生姜(各一两)上以水三升煎至一升热服若不时头疼胸中满及发寒热脉紧而不大者即是膈上有涎宜用瓜蒂末一钱暖水调下吐涎立愈

伤寒汗下后头痛起目眩者宜
独活汤
防风独活旋复花当归(各七钱)上咀姜水同煎服伤寒热病后头痛不止者用
石膏川芎汤
石膏川芎(各一两)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服

太阳头痛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阳明头痛白虎汤少阳头痛小柴胡汤太阴头痛脉浮桂枝汤脉沉理中汤俱加川芎细辛少阴头痛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头痛外伤本经桂枝麻黄各半汤呕而微吐苦水者吴茱萸汤

太阴头痛者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者足寒而气逆也盖太阴少阴二经虽不至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中则头上气不得畅降而为痛也

如脉浮而头痛过在手足太阳刺完骨京骨如脉浮而长过在手足阳明刺合谷冲阳如脉浮而弦过在手足少阳刺阳池邱墟风府风池此刺头痛之法也

伤寒头痛刺谷攒竹
Tags:《头痛》 《三阳》 《太阳》 《承气汤》 《太阴》 《少阴》 《阴脉》 《喉咙》 《目系》 《督脉》 《干呕》 《吴茱萸汤》 《阳证》 《温病》 《湿温》 《发热》 《恶风》 《阳病》 《桂枝汤》 《胃实》 《项强》 《心下满》 《小便不利》 《白术汤》 《中风》 《心下痞》 《短气》 《恶寒》 《表解里未和》 《十枣汤》 《茯苓白术汤》 《饮家》 《经络》 《三焦》 《少气》 《里热》 《伏饮》 《身痛》 《四逆汤》 《太阳病》 《经尽》 《阳明》 《不传》 《三阴》 《再传》 《京骨》 《恶寒发热》 《地黄汤》 《鼻衄》 《阳明病》 《表里》 《竹叶石膏汤》 《恶热》 《无汗》 《鼻干》 《白汤》 《自汗》 《白虎加白芷汤》 《川芎汤》 《少阳》 《谵语》 《柴胡汤》 《口苦》 《寒热》 《小柴胡汤》 《瓜蒂散》 《呕吐》 《厥阴》 《小建中汤》 《葱白汤》 《温服》 《热服》 《中满》 《独活汤》 《热病》 《麻黄汤》 《白虎汤》 《理中汤》 《附子细辛汤》 《外伤》 《气逆》 《上气》 《完骨》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太阳病] 项强 下一篇[卷二\太阳病] 恶风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