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第19页-[第一册] 往来寒热_中药方集
 
证治准绳·类方 - 第19页
[第一册] 往来寒热
】 【繁体

柴胡汤
(仲景)治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风温身热,少阳发热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味小柴胡汤即前方加山栀、牡丹皮。

柴胡四物汤
(《保命》)治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数。
川芎当归芍药熟地黄(各一钱半)柴胡(八钱)人参黄芩甘草半夏(各三钱)上为末,水煎服。

解风汤
(《宣明》)治中风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人参川芎独活甘草麻黄(去节,汤洗,焙。各一两)细辛(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薄荷叶少许,同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防风汤
治中风寒热。
防风甘草黄芩桂枝当归白茯苓(各一两)秦艽干葛(各一两半)杏仁(五十枚)上为散,水、酒、姜、枣煎服。

调中汤
(《宝鉴》)白茯苓干姜白术甘草(各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七分服。

地骨皮散
(云岐)柴胡地骨皮桑白皮枳壳前胡黄(各七钱半)白茯苓五加皮人参甘草桂心芍药(白条,各半两)上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柴胡散
柴胡黄赤茯苓白术(各二两)人参地骨皮枳壳(麸炒)桔梗桑白皮赤芍药生地黄(各七钱半)麦门冬(去心,三两)甘草(半两)上每服四钱,姜五片,水煎服。
柴胡清肝散(见耳衄。)佐金丸治肝火胁肋刺痛,往来寒热,头目作痛,泄泻淋闭,一切肝火之证,并皆治之。(见发热。)
黄丸
治产后蓐劳,寒热进退,头目眩痛,骨节酸疼,气力虚乏。
黄鳖甲当归(炒。各一两)桂心白芍药续断川芎牛膝苁蓉沉香柏子仁枳壳(各六钱半)五味子熟地黄(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粥饮下,食后。

抑阴地黄丸
(《本事》)生地黄(三两)柴胡秦艽黄芩(各半两)赤芍药(一两)上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汤吞下,不拘时候,日三服。昔齐褚澄疗师尼寡妇别制方,盖有为也。此二种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久则为劳。尝读《史记·仓公传》,济北王侍人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仓公曰∶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何以知其然?诊其脉,肝脉弦出寸口,是以知之。盖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则思室,妇人血盛则怀胎,夫肝摄血故也,厥阴弦出寸口,又上鱼际,则阴血盛可知。褚澄之言,信有为矣。(上地黄丸,虽曰抑阴,实补阴泻阳之剂也。)
Tags:《柴胡汤》 《寒热》 《心烦》 《风温》 《少阳》 《发热》 《温服》 《小柴胡汤》 《柴胡四物汤》 《虚劳》 《解风汤》 《中风》 《目昏》 《防风汤》 《风寒》 《等分》 《地骨皮散》 《柴胡散》 《柴胡清肝散》 《耳衄》 《肝火》 《泄泻》 《蓐劳》 《五味》 《乌梅汤》 《阴阳交》 《温疟》 《背痛》 《寸口》 《厥阴》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一册] 外热内寒,外寒内热 下一篇[第一册] 恶寒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