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集解-第224页-[利湿之剂第十二] 八正散_中药方集

TOP

 
医方集解 - 第224页
[利湿之剂第十二] 八正散
】 【繁体
(《局方》)治湿热下注咽干口渴,少腹急满,小便不通;或淋痛尿血;或因热为肿(湿热下注,少车前子木通瞿麦蓄滑石甘草梢栀子(炒黑)大黄。加灯草煎。一方加木此手足太阳、手少阳药也。木通、灯草清肺热而降心火,肺为气化之源,心为小肠之合也;利湿石水乃下行也(膀胱藏水,三焦出水,故治小便不利,刺灸法但取三焦穴,不取膀胱。朱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不因肺燥,但膀胱有热,则泻膀胱,此正治也;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则清金,此膈二;如因脾湿不运而清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则当燥脾健胃,此膈三;车前子、茯苓清肺也;黄柏、黄芩泻膀胱也,苍术、白术燥脾健胃也。又曰∶小便不通属气虚血虚实热、痰闭,皆宜吐之以升其气,气升则水自降。气虚用参、术、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就参药中调理吐之;血虚用四物汤先服后吐,或就芎归汤探吐之;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或加香附、木通;实热当利之,或八正散,盖大便动则小便自通矣。或问以吐法通小便其理安在,曰∶取其气化而已。
经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之气,一有不化,则不得如决渎而出矣,岂独下焦膀胱气塞而已哉。又曰∶譬如滴水之器,上窍
Tags:《二陈汤》 《八正散》 《湿热下注》 《咽干》 《小便不通》 《尿血》 《太阳》 《少阳》 《肺热》 《气化》 《小肠》 《利湿》 《石水》 《三焦》 《小便不利》 《肺燥》 《正治》 《气虚》 《血虚》 《实热》 《津液》 《上窍》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利湿之剂第十二] 萆厘清饮 下一篇[利湿之剂第十二] 茵陈蒿汤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