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第245页-[卷第八] 辨伤寒脉候_中药方集

TOP

 
太平圣惠方 - 第245页
[卷第八] 辨伤寒脉候
】 【繁体
夫脉有阴阳何谓也。凡脉洪大浮数动滑皆为阳也。脉沉涩弱弦微紧皆为阴也。凡阴病阳脉实。
日当脉微则发衰也也。
绵曰纵热。
本虚此本不虚也。病若欲自解者。但而数。故自汗出而解。又病有不血。内无津液。阴阳自和。必自者何也。凡有此候。为欲解也。
而解者。大汗出也。病欲知愈及(俱)等。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身体若疼痛者。有须大发汗也。若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病在脾也。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足。胃气大虚也。以少阴脉弦而寸口脉浮。浮即为风。紧即为寒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其汗。又数下之。其人亡血。病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浮而大。身汗如粘。喘而不休。
受其病。若汗出发润而喘不休者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绝。阳气后竭者。死必肉色赤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搏。
相搏。其人即。趺阳脉浮。
浮鼻口燥者。必衄也。诸脉浮迟。面热如赤颤惕者。六七必痒。寸口脉及阴阳俱紧。法中于下名为浑也。阴中于邪必热。项强腰痛胫酸。所为阳中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微蚀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
不和。清凉重下。大便数难。
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寒八日以上。大发热者。此三部脉皆大。心烦口噤不能为热。虚为寒。寒风相搏。
疾。此卫气失度。浮滑之脉者死。
Tags:《阴病》 《阳脉》 《自汗》 《津液》 《大汗》 《寒热》 《胃气》 《阴脉》 《寸口》 《亡血》 《烦热》 《阳绝》 《项强》 《腰痛》 《发热》 《心烦》 《口噤》 《卫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八] 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 下一篇[卷第八] 伤寒叙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