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页-[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下焦虚寒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下焦虚寒
】 【繁体
论曰下焦如渎,其气起于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其气虚寒,则津液不固,大小便利不止,少腹痛,不欲闻人语,治宜温之。
治下焦虚寒,津液不止,气欲绝。人参续气汤方人参浓朴(去粗皮姜汁炙)陈橘皮(去白炒)白茯苓(去黑皮)乌梅(去核炒干)芎洗三遍炒干各一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不拘时候。
治下焦虚冷,脐腹疼痛,手足厥逆,脉气沉短。石钟乳丸方石钟乳(浆水煮研)阳起石(酒煮研各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桂(去粗皮)上七味,捣研为末,用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生姜盐汤下治下焦虚寒,脾肾不足,腹胁疼痛。内固丸方香子(二两半微炒舶上者)木香(一两)楝实(炒一两半)草豆蔻(去皮三分)干姜(炮半两)吴茱萸(汤洗微炒)葫芦巴(微炒)补骨脂(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分)上九味,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以丹砂为衣,每服一丸嚼破,以温酒下,盐汤下亦得,空心食前服。
治下焦虚寒,脐腹痛,小便滑数,补暖下元。椒红丸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取红)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干姜(炮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猪肾三对,去脂膜薄切,摊于纸上去血。然后铺一重肾,着一重药末,以尽为度,却以三五重湿纸裹,于火内烧,待香熟取出,去纸烂研,若稍硬,更点少许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
治下焦不足,肾虚脾弱,上膈烦热,下元虚冷,腹内雷鸣,胸膈气滞,羸瘦无力。荜茇丸方荜茇胡桃仁干姜(炮裂锉)人参白茯苓(去黑皮)诃黎勒(煨去核各一两)桂(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治下焦虚冷,腰膝疼痛,肌肉消瘦,渐加无力。香子丸方香子(炒)桂(去粗皮)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补骨脂(微炒)干姜(上六味,捣罗为末,用羊肾二对,切去筋膜,以酒二升,煮令酒尽,烂研和诸药末。更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生姜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下焦虚冷,便利频并,羸瘦无力,不思饮食。浓朴丸方浓朴(去粗皮锉五两)附子(生去皮脐)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取红各二两)上三味,以浆水六升,青盐三两,生姜三两切,同于银锅中,煮令水尽,焙干捣罗为末,以水浸炊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
治下焦虚冷气,温脾胃,思饮食。诃黎勒丸方诃黎勒皮荜茇桂(去粗皮)胡椒附子(炮裂去皮脐)沉香木香人参草豆蔻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治下元虚惫,逐积冷,暖脾肾。沉香荜茇丸方沉香荜茇附子(炮裂去皮脐)肉豆蔻(去壳)木香香子(炒)石斛(去根锉)澄加槟榔(锉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温酒下三十丸。
治下元虚冷气,温中强力暖胃。补骨脂丸方补骨脂(微炒)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槟榔(锉)肉豆蔻(去壳)青橘皮(汤浸去酥炙令微黄)硫黄(细研水飞过)腽肭脐(酒刷炙微黄)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各一两)上一十四味,除研者外,捣罗为末,入硫黄研令匀,用白羊肾五对,去筋膜细研。入前药末相和拌了,搜白面裹,火中烧,令面熟为度,取出药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渐加至四十丸。
治下元虚惫,小便滑数,虚损不足。韭子丸方韭子(二两酒煮十余沸炒令干)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骨附子(炮裂去皮脐)鹿角屑山茱萸桂(去粗皮)车前子天雄(炮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四十丸。
痼冷在内,饮滞伏留,阴盛阳虚,谷气衰微,清浊不分,肠胃虚弱,寒湿相乘,下利频并,饮食不入,怠惰嗜卧,烦闷不安,常服温益藏气,浓养肠胃。温内丸方浓朴(姜汁制一斤)干姜(炮)甘草(炙)白术草豆蔻(去皮)五味子诃黎勒皮上八味,同捣罗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计时候。
Tags:《下焦如渎》 《虚寒》 《津液》 《少腹痛》 《温服》 《石钟乳丸》 《糯米粥》 《盐汤》 《内固丸》 《脐腹痛》 《肾虚》 《烦热》 《气滞》 《荜茇丸》 《消瘦》 《筋膜》 《诃黎勒丸》 《五味》 《补骨脂丸》 《水飞》 《痼冷》 《阴盛》 《谷气》 《胃虚》 《寒湿》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下焦热结 下一篇[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中焦热结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