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汤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白茯苓汤介绍

白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入蜜少许,更煎2沸,放温,细呷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白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3分,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白芍药3分,补骨脂(炒)1两,黄耆(锉)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40粒,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痿。小便数,甚者吐涎沫,欲咳不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临卧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白茯苓汤--《医学纲目》卷五引《济生》

【处方】白茯苓1钱,人参3钱,远志3钱(去心),龙骨2钱,防风2钱,甘草3钱,犀角末5钱,生地黄4钱,大枣7个,麦门冬(去心)4钱。

【功能主治】取虫后补虚。主治破伤风五脏虚弱,魂魄不安。

【用法用量】水2大盏,煎作8合,分3次温服,如人行5里1服。仍避风寒,若觉未安,隔日更作1剂。

【摘录】《医学纲目》卷五引《济生》

白茯苓汤--《保命集》卷下

【处方】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

【功能主治】蛊胀,水肿。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1碗,煎至1半,不拘时候常服,从少至多服,或煎得澄,加生姜自然汁在内,和面或做粥饭,顿食。5-7日后,觉胀下,再加以白术散。

【摘录】《保命集》卷下

白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赤芍药1两半,芎藭1两半,桂(去粗皮)1两,大腹皮(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心膈烦满,身体壮热,恶露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白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白茯芩(去黑皮)3分,牛黄(研)3分,犀角屑1分,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舌肿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白茯苓汤

[下集\产后门] 蓐劳
[卷之三十一\水肿门] 药方
[第二册\诸气门] 水肿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水胀通论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传尸劳热
[卷之十六] 通治
[前集\制玄明粉方序] 四季服食各用引子
[卷之八\兽部] 鹿
[卷第九\补益方三十六道] 韭子丸
[卷第一百六十三] 产后烦闷
[卷第一百一十九] 舌肿强
[卷第八十八] 虚劳咳嗽
[卷第五十五\心痛门] 肝心痛
[卷第四十九] 肺痿小便数
[利湿之剂第十二] 五苓散
[卷三百四十七\产后诸疾门] 产后闷烦
[卷二百三十七\尸疰门] 传尸复连(附论)
[卷二百三十一\虚劳门] 虚劳咳嗽(附论)
[卷二百二十三\诸虚门] 补益轻身延年
[卷二百十九\诸虚门] 补壮元阳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