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方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偶方介绍

【偶方】

方剂的药味合于双数叫做偶方。有二种意义:方剂只用两味药配合的;方中药物为超过二以上的只数。一般认为病因较为复杂,需要用二种以上主药来治疗的为偶方。偶方加“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桂枝----后世用肉桂,肉桂、附子为主药,温肾阳)。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远者偶之,……下者不以偶」这里举了两个偶方的组成为例。“远者偶之”是病位远的用偶方。“下者不以偶”是泻下不用偶方而要用奇方。但在后世已不拘此说。病位远的也用奇方,如“温脾汤”治寒积大便不通,用当归、干姜、附子、党参、芒硝、甘草、大黄共七味。“下者不以偶”,但“大承气汤”就是四味。

偶方

[卷一\《内经》纂要] 至真要大论篇
[卷六十四] 方论(四十二)
[卷六十二] 方论(四十)
[卷二十六] 方论(四)
[卷之五\治法第五] 七方一首(集见儒门事亲本内经至真大论篇)
[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方后附录
[卷五·乐集] 论治大纲
精义汇通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六\总论诸要] 七方
[杂症大小合参卷首下\内经纂要] 至真要大论篇
[卷四(御集)] 偶治法
[第二卷\验方妙用] 清凉法
[卷五] 方论
[卷三·下焦篇] 秋燥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七方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论治篇第四
[卷之四·阴阳脏腑部] 治虚实法
[内集·卷二] 本草总括
[卷首\集例] 释方
[卷十六·方药备考] 方论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