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气阴两虚介绍

【气阴两虚】

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口干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潮热、口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气阴两虚

生脉散
主治:气阴两虚久咳者。
加味黄精汤
〔主治)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证见胸胁满闷、胁下痞痛、舌红苔干,同时兼见胃脘不适、纳少便溏等,属肝肾脾..
益气滋阴敛汗汤
气阴两虚型:汗出多,有臭味。
[卷八\外科案] 痔疮
[卷二] 瘥后诸病新法
[第十一章·伤寒复证] 第三节·伤寒房复
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胎盘片
适于中气不足者;适于气阴两虚者。
杞菊地黄丸合八珍汤加减
脾肾气阴两虚:肢软乏力,饮水发呛,烦胸闷,口咽干燥,气少纳呆,腰膝酸软,梦遗盗汗,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细弱,治以健脾补肾,益气..
参芪地黄汤
气阴两虚: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治以健脾益..
治宜益气养阴,补肾扶阳汤
气阴两虚:症状不典型或间断出现,但血糖、尿糖高于正常水平,常伴神疲乏力,头昏、耳鸣,失眠多汗,腰膝酸软,尿混浊如脂音或起泡沫..
生脉散加味
气阴两虚:心悸气短,倦息乏力,汗多口渴,舌红少津,脉虚数,治宜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生脉饮加味
气阴两虚:心悸气短,汗出倦怠,口干舌燥,头晕乏力,食少便溏,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无力或结代,治宜气阴双补。
单验方:宁心汤、板蓝根冲剂
适用于气阴两虚者;适用于邪毒攻心者。
柏子养心丸、柏子养心丸、银翘散、五苓散
适用于气阴两虚者;适用于邪毒攻心者。
生脉散加味
气阴两虚:心悸怔忡,胸中憋闷,身倦乏力,五心烦热,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或结代,治宜益气养阴。
生脉散加味
气阴两虚:胸闷胸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治宜益气养..
单验方:女贞子汤、党参汤、炙黄芪汤
适用于肝肾阴虚者;适用于脾虚湿困者;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壁虎粉、百部、明党参粉
适用于肺结核病者;适用于肺结核气阴两虚而有咳血者。
保真汤加减、柴胡清骨散、秦艽鳖甲散、黄芪鳖甲散、玉屏风散
气阴两虚:咳嗽咯血,自汗盗汗,饮食少进,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语声低微,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治宜益气养阴。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