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黄连温胆汤介绍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卷上

【处方】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炙甘草、大枣、黄连。

【功能主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卷上

【处方】温胆汤加黄连。

【功能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1.心惊胆怯:湿热生痰,留于手足少阳之府,累及心包,心惊胆怯,性急善忘,多虑多思,舌苔浊腻带黄,胸脘内热。清化为宜。黄连温胆汤加洋参,枇杷叶。2.精神分裂症:杨姓,男,43岁,干部。80年4月7日就诊。10年前,因私怨,心怀忧郁致神志异常,悲伤哭泣之症每年发作4月余,用过各种镇静药均未控制发作或缩短发作时间。予黄连温胆汤加菊花、白蒺藜、朱麦冬,前后共服11剂,诸证悉除,以健脾养心之法善后调理。3.不寐:付某某,女,42岁,干部。1979年5月14日初诊。半月前,因事争吵后夜卧不宁,心烦不安,服药无效。治以清肝豁痰安神,予黄连温胆汤加珍珠母、夜交藤,水煎服。3剂后每晚能睡3-4小时;前方加栀子,10剂后,诸症悉和,睡眠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4.口甘:张某某,女,33岁,打字员。1980年7月24日初诊。口中甜腻,食无味,胃脘灼热嘈杂已月余。诊见:形瘦,面色萎黄,胸脘闷,舌边齿痕,苔黄,脉弦滑。证由痰热浊邪上泛所致。方用黄连温胆汤加蔻仁、佩兰、石菖蒲,水煎服。6剂后,口甘减;原方加白术,15剂后诸证皆除。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
主治:痰火升扰之青风内障。证见头眩目痛,心烦而悸,食少痰多,胞闷恶心,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第二卷\验方妙用] 清凉法
[第二卷\验方妙用] 和解法
[第二卷] 验方
[第一卷\温热总论] 论温热即是伏火(添加)
[卷中] 湿气论
[卷一] 中风
重阳则狂
附录
[卷十] 吐泻
[白瘖条辨计四条] 白瘖条辨第一
[中暑条辨十一条] 中暑条辨第三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四
黄连温胆汤加减
痰火上攻:患侧面颊呈阵发性短暂性胀闷灼痛,常吃饭时发作,局部喜冷敷,口渴不欲饮,头昏重,胸脘痞闷,时吐痰涎,舌苔厚腻而黄,脉..
黄连温胆汤加味
痰火扰心:心悸不安,胸闷烦躁,头晕失眠,痰多口干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豁痰,宁心安神。
黄连温胆汤加味
痰热痹阻:心区持续剧疼心烦呕吐,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痰通络。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