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黎勒散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诃黎勒散介绍

诃黎勒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青皮(去瓤)、诃子皮,各四十两;附子(炮.去皮.脐)十斤,肉桂(去粗皮)五斤,肉豆蔻(面裹.煨令熟)四十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挟冷气,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肠鸣泄利,水谷不化,怠惰少力,渐向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七分,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诃黎勒散--《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诃黎勒10枚(煨)

【制法】上一味,为散。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治虚寒性肠滑气利。泄泻滑脱不禁,大便随气而出。

【用法用量】粥饮和,顿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诃黎勒散--《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诃黎勒3分(煨,用皮),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芩半两,龙骨半两,地榆半两(微炒,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腹胀疼痛,不欲饮食,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诃黎勒散--《圣惠》卷三十九

【处方】诃黎勒皮1两,草豆蔻半两(去皮),人参半两(去芦头),桔梗半两(去芦头),干木瓜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木香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饮酒后痰滞,心膈不利,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微温细呷。

【摘录】《圣惠》卷三十九

诃黎勒散--《圣惠》卷五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龙骨1两(烧过),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大肠泄痢,食不消化,腹内疼痛,手足多冷,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热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

诃黎勒散--《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诃黎勒皮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桂心半两,木香半两,木通1两(锉),草豆蔻3分(去皮),羚羊角屑3分,紫苏茎叶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诃黎勒散--《圣惠》卷十二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大腹皮1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枳实3分(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前胡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心腹痞满,咽喉噎塞,四肢不和,背膊壅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诃黎勒散--《圣惠》卷三十

【处方】诃黎勒皮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3分,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茎叶1两半,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槟榔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上气,心膈气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

诃黎勒散--《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诃黎勒2两(用皮),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茯苓1两,紫菀半

|<< << < 1 2 3 > >> >>|

诃黎勒散

[卷之八\胎前门·上] 心腹胀满
[卷第二十九] 冷热痢第五
[脏腑类] 滞下
[脏腑类] 泄泻
[脏腑类] 膈噎
[卷之五\治法第五] 机要黄芩芍药汤
[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 妇人杂病第二十二
[卷三\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通脉四逆汤方
[卷四] 便脓
[卷五\痢疾门] 痢疾论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泄泻
[卷十三·女科原旨] 杂病
[卷九·杂证汇参] 痢
[卷第十六] 气
[卷第一百七十八] 小儿冷痢
[卷第一百七十六] 小儿哕
[卷第一百七十三] 小儿疳痢
[卷第一百六十五] 产后下痢
[卷第七十七] 久痢
[卷第七十六] 血痢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