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第页-[卷一\一明辨息之法] 辨息论(附律一条)_中药方集

TOP

 
医门法律
[卷一\一明辨息之法] 辨息论(附律一条)
】 【繁体
喻昌曰∶息出于鼻,其气布于膻中。膻中宗气,主上焦息道,恒与肺胃关通,或清而徐,或短而促,咸足以占宗气之盛衰。所以《经》云∶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人顾可奔迫无度,令宗气盛喘数急,有余反成不足耶?此指呼出为息之一端也。其谓起居如故而息有音,此肺之络脉逆也。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益见布息之气,关通肺胃,又指呼出为息之一端也。呼出心肺主之;吸入肾肝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惟脾胃所主中焦,为呼吸之总持。设气积贲门不散,而阻其出入,则危急存亡非常之候。善养生者,俾贲门之气,传入幽门,幽门之气,传二阴之窍而出,乃不为害。其上焦下焦,各分呼出吸入,未可以息之一字,统言其病矣。此义惟仲景知之,谓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分其息颛主乎呼,而不与吸并言,似乎创说。不知仲景以述为作,无不本之《内经》,昌前所拟呼出为息二端,不足尽之。盖心火乘肺,呼气奔促,势有必至。呼出为心肺之阳,自不得以肝肾之阴混之耳。息摇肩者,肩随息动,惟火故动也。息引胸中上气咳者,肺金收降之令不行,上逆而咳,惟火故咳也。张口短气,肺痿唾沫,又金受火形不治之证,均以出气之粗,名为息耳。然则曷不径以呼名之耶?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剖而中分,圣神所不出也。但以息之出者主呼之病,而息之入者主吸之病,不待言矣。《经》谓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以及息有音者,不一而足。惟其不与吸并言,而吸之病转易识别,然尚恐后人未悉,复补其义云∶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迟,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见吸微且数,吸气之往返于中焦者速,此必实者下之,通其中焦之壅而即愈。若虚则肝肾之本不固,其气轻浮脱之于阳,不可治矣。昌前所指贲门幽门不下通,为危急存亡非常之候者此也。在上焦者其吸促,以心肺之道近其真阴之虚者,则从阳火而升,不入于下。故吸促,是上焦未尝不可候其吸也。下焦者其吸迟,肝肾之道远其元阳之衰者,则困于阴邪所伏,卒难升上,故吸迟。此真阴元阳受病,故皆难治。若呼吸往来,振振动摇,则营卫往返之气已索,所存呼吸一线耳,尚可为哉?学人先分息之出入,以求病情,既得其情,合之愈益不爽。若但统论呼吸,其何以分上中下三焦所主乎?噫!微矣。

【律一条】
凡辨息,不分呼出吸入以求病情,毫厘千里,医之过也。
Tags:《膻中》 《宗气》 《宗气泄》 《络脉》 《阳明》 《吸入》 《二阴》 《上气》 《短气》 《肺痿》 《中风》 《喘鸣》 《肩息》 《阴邪》 《三焦》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一明胸中大气之法] 大气论.. 下一篇[卷一\一明闻声之法] 闻声论(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