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秘传-第页-[九、十二经四肢各穴分经主治病症]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_中药方集

TOP

 
金针秘传
[九、十二经四肢各穴分经主治病症]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
】 【繁体
(左右足凡三十六穴)1.至阴∶二穴,金也。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失精。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2.通谷∶二穴,水也。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足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颈项痛,目KTKT。甄权云∶结积留饮,胸满,食不化。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3.束骨∶二穴,木也。在足小指本节后陷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为。治腰如折,如结,耳聋,恶风寒,目眩,项不可回顾,目内赤烂。可灸三壮,针三分。
4.京骨∶二穴,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膝痛不得屈伸,目内赤烂,发疟,寒热,善惊,不欲食,筋挛,足酸,髀枢痛,颈项强,腰背不可俯仰,鼽衄血不止,目眩。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5.申脉∶二穴,阳跷脉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际。治腰痛不能举体,足寒,不能久立坐,若下舟车中,痛疾。针入三分。
6.金门∶二穴,一名梁关。在足外踝下,足太阳,阳维所别属也。治霍乱,转筋,膝酸,身战不能久立,癫痫尸厥,暴疝,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可灸三壮,炷如小麦大,针入一分。
7.仆参∶二穴,一名安邪。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治足跟痛不得履地,脚痿,转筋,尸厥如中恶状,霍乱吐逆,癫痫,狂言见鬼。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8.昆仑∶二穴,火也。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足太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尻痛,足端肿不得履地,鼽衄,脚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暴满,阴肿痛,小儿发痫螈。炷如小麦大,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9.付阳∶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间。阳跷之,治痿厥风痹,头重痛,髀枢股痛,螈,风痹不仁,时有寒栗,四肢不举。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10.飞扬∶二穴,一名厥阴,足太阳络,别走少阴。在外踝上七寸。治野鸡痔,历节风,足指不得屈伸,头目眩,逆气,鼽衄癫疾,寒疟。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11.承山∶二穴,一名鱼腹,一名肉柱。在兑肠下分肉之间陷中。治腰背痛,脚重,战栗不能立,香港脚,膝下肿,霍乱转筋,大便难,久痔肿痛。可灸五壮,针入七分。
12.承筋∶二穴,一名肠,一名直肠。在肠中央陷中。治寒痹转筋,肢肿,大便难,脚酸重引少腹痛鼻鼽衄,腰背拘急,霍乱。可灸三壮,禁针。
13.合阳∶二穴在膝约中央下二寸。治腰脊强引腹痛,阴股热,膝酸重履步难,寒疝,阴遍痛,女子崩中。针入六分,可灸五壮。
14.委中∶二穴,土也。在中央约纹动脉陷中。足太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腰侠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体,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疹皆愈。今附∶委中者,血也。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15.委阳∶二穴,三焦下辅也。在足太阳之后,出于中外廉两筋间,屈伸取之,承扶下六寸,足太阳脉之中。治腋下肿痛,胸满膨膨,筋急身热,飞尸遁注,痿厥不仁,小便淋沥。可灸三壮,针入七分。
16.浮∶二穴在委阳上一寸,展膝得之。治小肠热,大肠结,股外经筋急,髀枢不仁,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17.殷门∶二穴在肉下六寸。治腰脊不可俯仰举重,恶血注之,股外肿。针入七分。
18.承扶∶二穴,一名肉,一名阴关,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阴冲上纹中。治腰脊相引如解,久痔,尻睢肿,大便难,阴胞有寒,小便不利。针入七分。
Tags:《阳脉》 《鼻塞》 《头重》 《风寒》 《脉痹》 《胁痛》 《转筋》 《寒疟》 《小便不利》 《本节》 《太阳》 《善惊》 《颈项痛》 《留饮》 《束骨》 《恶风》 《京骨》 《寒热》 《髀枢》 《项强》 《阳跷脉》 《下陷》 《腰痛》 《霍乱》 《尸厥》 《跟骨》 《足跟痛》 《中恶》 《狂言》 《头痛》 《拘急》 《阴肿》 《少阳》 《痿厥》 《风痹》 《厥阴》 《阳络》 《少阴》 《历节风》 《分肉》 《背痛》 《霍乱转筋》 《寒痹》 《少腹痛》 《鼻鼽》 《寒疝》 《崩中》 《动脉》 《遗溺》 《腰重》 《热病》 《足热》 《三焦》 《小便淋沥》 《小肠》 《大肠》 《外经》 《恶血》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十、头面偃伏正侧各部各经穴主治.. 下一篇[九、十二经四肢各穴分经主治病症..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