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宗三昧-第15页-[口问十二则] 问病同脉异病异治同_中药方集
 
诊宗三昧 - 第15页
[口问十二则] 问病同脉异病异治同
】 【繁体
问有病同而脉异。病异而脉同。病同而治异。病异而治同。何也。答曰。夫所谓病同而脉异者。人在气交之中。所感六淫七情。八风九气。一时之病。大率相类。故所见之证。亦多相类。而人之所禀。各有偏旺偏衰之不同。且有内戕神志。外役肢体。种种悬殊。脉象岂能如一。如失血证。脉有浮大而芤者。有小弱而数者。伤胃及脏之不同也。气虚证有气口虚大而涩者。有气口细小而弱者。劳伤脱泄之不同也。
病异而脉同者。内伤外感阳证夹阴寒。虚中有实结。新邪挟旧邪。表里交错。为患不一。而脉之所现。不离阴阳寒热虚实之机。其细微见证。安得尽显于指下哉。如太阳中风瘫痪不仁。脉皆浮缓。一为暴感之邪。一为久虚之病。虚劳骨蒸。病疟寒热。关尺皆弦紧。一为肾脏阳虚。一为少阳邪盛。可不互参脉证。一概混治乎。病同而治异者。风气之病。时气之病。疟利之病。内伤虚劳之病。初起见证。往往相似。而人之所禀。各有贞脆。且有多火多痰多气。平时之资质既殊。病中之调治自异。如金匮之短气有微饮者。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消渴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若治病不求其本。不问脉证之真象假象。但见病医病。殊失逆从反正之旨矣。病异而治同者。所见之证虽异。总不外乎邪正之虚实。如伤寒尺中脉迟之营气不足。阳邪内陷之腹中痛。虚劳里急之悸衄失精。并宜小建中汤。伏气郁发之热病。太阳中热之病。并宜白虎汤寒疝之腹急胁急。产后之腹中痛。并宜当归生姜羊肉汤。岂以一方主治一病。而不达权变之用哉。
Tags:《六淫》 《七情》 《脉象》 《虚证》 《内伤》 《外感》 《阳证》 《表里》 《寒热》 《虚实》 《太阳》 《中风》 《瘫痪》 《虚劳》 《骨蒸》 《阳邪》 《短气》 《苓桂术甘汤》 《肾气丸》 《小便不利》 《蒲灰散》 《茯苓戎盐汤》 《逆从》 《营气》 《内陷》 《小建中汤》 《气郁》 《热病》 《白虎汤》 《寒疝》 《当归生姜羊肉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口问十二则]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 下一篇[口问十二则] 问初诊久按不同说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