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丹毒 更多... |
【概念】小儿丹毒,是指皮肤发红,赤若涂丹的症状,多见于婴幼儿。古人对丹毒记载颇详,例如<颅囟经)载丹毒一十六种;《诸病源候论》记载丹毒三十种;《圣济总录》记载丹毒二十五种,再加小儿游肿赤痛,总共三十余种;如今常用“丹毒”、“赤游丹”、“赤游风”等名称。此外,初生儿因胎脂脱落,与外界环境接触,皮肤颜色红赤,但.. |
顿咳 更多... |
【概念】顿咳是指感染时行疫疠之气而引起的病症,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而伴有特殊的鸡鸣样吼声,最后倾吐痰沫为特征。因其为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而命名为顿咳;由于病程可持续2~3个月以上而难以痊愈,故又称为百日咳;其咳时,颈项伸引,形如鹭鸶,故又称鹭鸶咳;因其有传染性,又称天哮呛,疫咳;此外尚有顿嗽、鸡咳等名.. |
痄腮 更多... |
【概念】痄腮,是指感受时邪疫毒,以致发热,腮部肿胀疼痛的症状,又名“腮肿”、“含腮疮”、“蛤蟆瘟”、“鳗鲡瘟”等。痄腮发作轻者,表现为耳下腮部一侧肿胀,或两侧齐发,按之柔软,咀嚼食物不便,发作重者常伴有发热畏寒,烦躁口渴,纳差,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但“此症永不成脓,过一候自然消散。”发颐亦有腮部肿胀,但一.. |
小儿木舌 更多... |
【概念】木舌是指舌体肿大木硬、活动不灵的症状而言。又名“木胀舌”、“木风舌”、“死舌”。是新生儿常见的舌症之一。【鉴别】常见证候心脾壅热木舌:舌体肿大,板硬麻木,不能转动,妨碍乳食,同时伴有发热面赤,唇红口干,烦躁啼哭,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厚,指纹紫滞等。若舌体渐渐肿大满口,色紫如猪肝,啼叫无.. |
小儿重舌 更多... |
【概念】重舌,是指舌下近舌根处肿起,形似舌下又生一小舌,故称“重舌”,又称“子舌”。重舌须与“舌垫”、“莲花细舌”、“卷舌痈”相鉴别。后者虽也舌下日中起,但其形状不似舌形。“舌垫”为舌下忽高肿起核,似物垫于舌下。“莲花细舌”是指舌下生峰(有三峰、五峰、七峰者),尖似莲花之状而名。“卷舌痈”在《焦氏喉科枕秘.. |
小儿异嗜 更多... |
【概念】小儿异嗜又称“异食癖”、“嗜异”、“嗜食”等,是指小儿在开始能够主动选择食物时,有意识地挑选非食物性异物,如煤渣、土块、墙泥、头发、指甲、砂石、肥皂、油漆等,进行难以控制地咀嚼与吞食。中医古代文献对本症未作专题论述,但对本症的症状描述散见于疳积、虫症等病证中。如宋·钱乙《小儿药症直诀·诸疳》说:“.. |
小儿舔舌 更多... |
【概念】小儿舔舌是指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舌头舔口唇的一种症状。若将舌头频频吐出掉弄如蛇丝称弄舌,为惊风之兆;舌舒长收缓而吐出口外,名吐舌,是心气将绝的危证;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形如舌而短小者,名重舌,为有血瘀毒肿之象,应注意鉴别。【鉴别】常见证候脾经伏热舔舌:时时用舌舔口唇,唇口干燥,唇色稍红或稍黯,舌体觉胀大.. |
小儿多汗 更多... |
【概念】小儿多汗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不因玩耍劳累、天气炎热、衣着过暖、或服用发汗药后等因素而出现汗出异常的症状。若时时汗出,不分寤寐者称之为“自汗”;若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称之为“盗汗”。小儿形气未充,腠理不密,常自汗、盗汗并见,故统称为汗证。由于多汗小儿大多体质虚弱,故又称为“虚汗”。根据汗出部位的不同.. |
小儿痴呆 更多... |
【概念】小儿痴呆是指小儿痴愚、呆傻,智慧不聪的症候。轻者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呆滞;重者智力缺陷,生活不能自理。本症有因先天禀赋不足,大脑发育不全,生下即痴;有因后天调养失当,难产、产伤、颅脑外伤,罹患脑炎、脑膜炎,中毒等疾病,因病而后遗。痴呆患儿往往有语言、动作、坐、立、行等发育迟缓,及头项、手、足软弱等兼.. |
小儿消渴 更多... |
【概念】小儿消渴是指小儿多食易饥、口渴多饮的症候。“消”指消谷善饥,形体日渐消瘦;“渴”指口渴多饮,常出现在西医学中所称的糖尿病、尿崩症、夏季热等疾病中。本症古代文献中常称为“消瘴”、“风消”、“消中”、“肺消”、“膈消”、“三消”等。著因热病汗出而口渴多饮,或因腹泻伤津脱液而渴饮,或因它病日久而形体消瘦.. |
小儿肥胖 更多... |
【概念】小儿肥胖是指小儿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儿童标准体重20%以上的症状。肥胖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多与遗传及饮食过量有关;继发性肥胖又称症状性肥胖,多继发于皮质醇增多症、垂体及下丘脑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性肥胖、肝糖原累积症等疾病。本条主要讨论单纯性.. |
小儿性早熟 更多... |
【概念】小儿性早熟是指女童小于8岁.男童小于10岁出现青春期发育征。女童出现乳房、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来潮,子宫及卵巢增大;男童出现阴茎、睾丸发育,有喉结,声粗,并且均可有骨龄提前及身高增长加速。本症女童较男童多见,二者之比为5:1。性早熟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未见有详细记载。根据临床症状,散见于“小儿阳亢”、“小儿相.. |
小儿腹痛 更多... |
【概念】腹痛是指以腹部胃脘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的症状。这里主要探讨小儿胃肠功能失调所致的功能性腹痛。外科急腹症、如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等,过敏性紫癜性腹痛,虫积腹痛等都不属本症讨论范围。腹痛始见于《内经》,《素问·举痛论》说:“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
小儿腹泻 更多... |
【概念】本症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的症状。一般小挟有脓血,也无明显的里急后重。本症在古典医书中名称繁多,如《内经》称“濡泄”、“殆泄”、“洞泄”,《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称“下利”、“洞泄”、“注下”、“久利”、“冷利”等,今统称泄泻。《证治准绳·幼科》将“泻”分为九型,.. |
小儿呕吐 更多... |
【概念】呕吐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古人常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但小儿呕吐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多称呕吐。引起呕吐的疾病很多,本条主要指中焦脾胃失调引起的呕吐。若因传染病、梗阻、畸形、寄生虫等引起者,不属本条范围。婴儿溢乳与呕吐相近,但见哺乳后不久乳汁从口角溢出,而无其它症状,不属病态,随年龄增长会..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4236847号;粤公网安备440981026606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