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鼻窦炎介绍

  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所谓鼻窦是鼻腔周围面颅骨的含气空腔,左右共有4对:称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因其解剖特点,各窦可单独发病,也可形成多鼻窦炎或全鼻窦炎。本病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2类,其原因很多,较复杂。急性鼻窦炎多由急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形成。另外,游泳时污水进入鼻窦,邻近器官感染扩散,鼻腔肿瘤妨碍鼻窦引流,以及外伤等均可引起鼻窦炎。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鼻渊”。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头痛:急性鼻窦炎所引起的头痛较重,可位于额部、面部或枕后部。低头、用力、咳嗽时头痛加重。发病后数日,由于鼻窦开口处粘膜肿胀减轻,鼻窦内分泌物得以流出,于是头痛有所缓解。慢性鼻窦炎头痛不明显,一般仅表现头部沉重、压迫感。
  2.鼻塞:急性鼻窦炎患者常有较重的鼻塞,擤去鼻涕后,鼻通气可暂时改善,但不久又觉鼻阻。慢性鼻窦炎患者也可有鼻阻感,如伴有鼻中隔偏曲或鼻甲肥大,则鼻阻加重。
  3.鼻涕:鼻窦炎患者常诉鼻涕较多,有些可向前擤出出;有些向后鼻孔流入鼻咽部,导致病人常诉“痰多”。
  4.嗅觉障碍:部分患者可有嗅觉减退或缺失。这一症状大多为暂时性。但鼻窦炎合并萎缩性鼻炎者,嗅觉障碍多不易恢复。
  5.鼻道积脓:鼻道积脓是鼻窦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因各个鼻窦开口位置不同,积脓位置也有差异。额窦、上颌窦以及前组筛窦均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而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所以根据脓液所在位置,对诊断某一鼻窦发炎有一定价值。如检查未发现脓液,还须行体位引流或多次反复检查。

鼻窦炎

单验方:药气呼吸进人鼻腔法、蘸药少许法
每日3~4次。
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胃虚弱:鼻塞头昏困,重涕多粘稠、色白,鼻腔粘膜肿胀色淡。
温肺止流丹加减
肺气不足:鼻塞时轻时重头昏,鼻涕白粘,鼻腔粘膜肿胀色淡。伴见气短乏力,咳嗽有痰。
黄芩滑石汤加减
脾胃湿热:证见鼻塞、头昏重。鼻涕黄浊量多,自鼻腔上方流下。鼻腔粘膜红肿。
龙胆泻肝汤加味
肝胆湿热:证见鼻涕量多、粘稠黄浊,鼻阻,头痛。鼻粘膜红赤、肿胀。鼻涕从鼻腔上方流下。伴发热,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大..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