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骨伤科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尾页 共12页/ 转到第
竹帘 更多...
  【竹帘】古代正骨工具。外形和构造与夏天的竹门帘相似。但其大小则根据患部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包裹在伤肢的外面,用于四肢骨折的固定。规均改用“小夹板”代替。

正骨手法 更多...
  【正骨手法】即治疗骨折,脱症,扭挫伤时使用的各种手法,如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

正骨工具 更多...
  【正骨工具】指治疗各种外伤和骨折所使用的工具,如腰柱,披肩,竹帘,杉篱,各种质料制成的大小夹板,绷带等。主要用于骨折的固定。

正骨 更多...
  【正骨】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其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

振榳 更多...
  【振榳】正骨用的拍打工具。为直径2~3公分的小木棒。用于:骨伤局部瘀血肿胀,可轻度拍打患部周围。头,胸震伤时,先用布缠裹头部,再轻轻拍打足心。可以起到气血流通,瘀肿消散的作用。

摇法 更多...
  【摇法】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用两手固定住某一关节部位的两端(主要是颈,肩,肘,腕,膝,踝等较大的关节),并从两端摇动关节部,作回旋运动,以加强关节的活动能力。

腰柱 更多...
  【腰柱】正骨工具。是用扁担形,扁平长条状的杉木四根,各宽一寸,厚五分,长短约一尺上下,并在其两端钻孔,以线绳互相连贯,可以围扎在腰部脊骨上,用于腰椎骨折的固定。

小夹板 更多...
  【小夹板】正骨工具。四肢骨折时作固定用。是用柳木、杉木或胶合板等作材料,按肢体长短制成的长方形薄板。

脱骱 更多...
  【脱骱】骱,关节。脱骱,即关节脱位,亦称“脱臼”。指组成关节的骨端因正常连接受损害而离开其原有的解剖位置。一般为外伤所引起,多发生于肩关节和髋关节。有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前者皮肉不破;后者有伤口通至脱位的关节,因有感染可能,故病情较为复杂而严重。其主要症状为局部肿痛,关节功能障碍。此外,脱骱也可因气血虚弱..

推法 更多...
  【推法】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或手掌(主要是手拇指和小指的指腹部,掌根部等)向外用力推挤患者肌肉,或用力作直接式的按摩。

通木 更多...
  【通木】古代正骨工具。即宽三寸,厚二寸的长杉木板一块,长度根据患者由颈部至腰部的距离来决定。木板的一面刻有上下纵行的凹槽。内填棉花,可以伏贴于患者的脊骨上。两侧则穿孔系以宽带,用以固定脊椎骨折。此法现多不用,而改以沙袋垫代替。

提法 更多...
  【提法】伤科正骨手法。就是将折断下垂的骨端用手或绳子向上,向外提出。以达到直接或间接完全复位的一种牵引手法。

搯法 更多...
  【搯法】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拇指甲搯在主治的穴位上,予以一定程度压按的方法。

闪挫 更多...
  【闪挫】闪伤和挫伤的合称。躯干因突然旋转或屈伸,使筋膜、韧带或肌腱等受急骤的牵拉而引起的损伤,称为“闪伤”,它属扭伤的范围,常见于腰部。体表受钝器直接撞击而致肌肉等软组织损伤,称为“挫伤”。

杉篱 更多...
  【杉篱】古代正骨工具。系根据伤肢的形状,患部的长短宽狭,用杉木条编成竹篱状(每个杉木条两头各钻一小孔,以绳联贯,其形如篱,故名),用以固定骨折患肢,现多用“小夹板”代替。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