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 共36页/ 转到第

内科介绍

喎僻不遂 更多...
  【喎僻不遂】口眼歪斜,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口歪斜而目不能紧合的,称为“口眼喁斜”若只见口角歪斜的,称为“口僻”或“口喎”。多由于风痰阻于经络所致。受邪的一侧,因络脉之气痹阻塞。呈松弛状态;健侧气血运行如常,肌张力较高。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歪向健侧。类似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一类疾患,“不遂”主要是指..

脱汗 更多...
  【脱汗】又称“绝汗”。指病情危重,阳气欲脱时,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症状。多伴有呼吸喘促、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危侯,是阳气将绝的征象,故称。可见于休克,心力衰竭等。

吞酸 更多...
  【吞酸】方隅《医林绳墨》:「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亦即胃中泛酸。多因肝气犯胃所致。有偏热偏寒之分。偏热兼见心烦、咽干、口苦、苔黄;偏寒兼见胸脘隐痛,呕吐清涎,舌苔淡白。

颓疝 更多...
  【颓疝】古病名。睾丸肿大坚硬,重坠胀痛或麻木不知痛痒。指妇女少腹肿的病症(《素问.脉解篇》)。

吐血 更多...
  【吐血】血液从口而出,包括呕血和大量咯血。参见呕血、咯血条。

吐失 更多...
  【吐失】呕吐物中混有粪便。是由于胃肠阻滞,阴阳错乱,清浊混淆而出现。可见于肠梗阻等疾患。

头重 更多...
  【头重】头部自觉重坠的症状,并觉头如被布带裹扎之感。多由外感湿邪或湿痰内阻所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因感外湿的,有表证,头重而颈项酸痛;由湿痰内阻的,无表证,头重而眩晕,恶心,胸脘痞闷,胃纳呆滞,四肢困倦。此外,气血虚弱或阳明经的实热证也可见头重,但前者以虚弱症状为主,后者以..

头摇 更多...
  【头摇】头部摇动、颤动的一种症状。病因各有不同。因胆火内郁而引动肝风的,见突然头摇、目眩耳聋、颈项强痛等。因阳明实热而引动肝风的,见高热面赤、腹痛便秘、胸闷烦躁等。因年老肝肾不足,病后气血虚弱,虚风内动的,头常不时摇动,多伴有其它虚弱症状。此外,小儿急惊发作前也会出现头摇,这是肝风内动的先兆。

头风 更多...
  【头风】指头痛日久不愈、时发时止,甚至一触即发的病症。由风寒侵入头部经络,或因痰涎风火,郁遏经络,以致气血壅滞所致。症见头部剧烈掣痛,痛连眉梢、眼睛,甚则目昏不能睁开,头不能抬举,头皮麻木,有的患者可以兼见眼的症状。

头扁 更多...
  【头扁】常见症状之一。病因主要有风、热、湿、痰、气虚、血虚等几种。属于风的,头目眩晕,怕风,汗出;属于热的,壮热,面色烦渴,多汗;属于湿的,头重如裹,身热不扬,四肢酸倦;属于痰的,头目眩晕,恶心,欲吐;属于气虚的,绵绵作痛,遇劳加重,倦怠气短;属于血虚的,痛在额上,下午痛甚,常与心悸、怔忡、眩晕并见。头痛..

天柱倒 更多...
  【天柱倒】指颈项软弱无力,头向下垂的体征,多见于小儿发育不全,或年老体弱者。若见于病久,是肾气大虚,精神气血俱衰之侯。

痰饮 更多...
  【痰饮】广义的痰饮是指多种水饮病的总称,泛旨体内水液转输不利,停积于体腔、四肢等处的一类疾病。(类似于水肿Edema)。中医认其主因系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相互影响所致,尤其是脾阳失于健运,三焦气化障碍留积而成。狭义的痰饮,是水饮病的一种,分虚症和实症两类;虚症主要表现为胸胁支满,脘部有振水音,呕吐清涎、头晕..

痰咳 更多...
  【痰咳】亦称“痰湿咳嗽”,临床表现以咳声重浊,痰多且易咯出,痰出则嗽止为这种咳嗽的特色。伴有胸闷食少,苔白腻,脉浮滑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症多因痰湿内蕴,上干于肺所致。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病。

痰积 更多...
  【痰积】主要症状有胸膈痞满隐痛,痰涎咳咯不出,涕唾稠粘,吞咽梗阻,头晕目眩,腹中有硬块。是由于痰阻气滞,湿浊凝聚于胸膈间所致。

痰火 更多...
  【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所谓“窠囊之痰”。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如因外邪或饮食内伤等因素则引致发作。其症颇似哮喘,烦热胸痛,口干唇燥,痰块很难咯出等。是头部及耳后有痰核如串珠状,或脏下有结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紧,推之不移,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因其由于肝火、痰郁所致,故名。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