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尾页 共20页/ 转到第
五有余,五不足 更多...
  【五有余,五不足】语出《素问.调经论》,是指神、气、血、形、志五者的有余和不足。据脏象学说有关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的理论,此五者实指五脏的有余和不足。五余为邪气有余,属实证,不足为精气不足,属虚证。临床表现:神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呼吸不利而气短;血有余则怒,不..

五虚 更多...
  【五虚】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细弱、肤冷、气少、泄泻而小便清利、饮食不入等五脏俱虚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能进食、腹泻止,是胃气恢复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五实 更多...
  【五实】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洪盛.皮肤灼热,腹胀、大小便不通、精神昏乱等五脏均有实热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有汗出、二便通畅,是邪气有出路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五善 更多...
  【五善】指患疮疡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起居安宁,饮食知味;大小便正常;脓稠,肉色好;精神充足,语音清朗;服药后病情好转。指痘疮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饮食如常,二便调匀;痘疮色泽红活坚实;脉静身凉,手足和暖;声音清亮,动止安宁。

五夺 更多...
  【五夺】语出《灵枢.五禁篇》。夺,耗损之意。指临床上因久病、重病而出现五种气血津液耗损的情况时,不论用针灸或药物治疗,均禁止使用泻法:肌肉过度消瘦,身体极度虚弱;大出血后;大汗出后;大泄泻后;新产大出血之后等。

卫气营血辨证 更多...
  【卫气营血辨证】是应用于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施治方法。它概括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及其病理表现。一般来说,初起病在卫分,显示较轻较浅;由卫分到气分,显示已病进一层,入营分则病变逐渐深入而加重,至血分则最重。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并不是截然划分,而是互相联系的。一般是顺序传变的,但有的疾病不一定按顺序出..

卫分证 更多...
  【卫分证】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临床表现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肢酸或身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或见鼻塞、咳嗽等。以发热、恶风寒为特征。卫有卫外的意思。一身的表层,叫“卫分”。内与肺气相合(“肺主皮毛”),有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的功能。若邪气侵入体表,使卫气功能失去正常,出现卫分证候..

亡阴 更多...
  【亡阴】由于高热、出汗过多、大量吐泻等,耗损阴液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身热、汗多、烦躁不安、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四肢温暖、唇舌干红、脉虚数等。

亡阳 更多...
  【亡阳】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它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唇舌淡润,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类于休克现象。亡阳大多是亡阴的进一步发展,阴液如耗损过度,接看阳气也可随之亡脱。在这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中..

更多...
  【脱】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而致生命垂危的病埋。它的综合表现,称为“脱证”。主要症状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状均以精气向外而泄为特点,故又称“外脱”。在严重的脑血管病变(中风等)时,又常以“内闭”和“外脱”为辨证分型的基础。但脱症包括的疾病很..

太阴病 更多...
  【太阴病】六经病之一。大多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一般特点是没有发热。太阴病常见腹满、呕吐、泄泻、口不渴、食不下、脉缓弱等症状,与阳明病同为里证,但性质相反。阳明属实热,太阴属虚寒;阳明病是胃肠燥热,太阴病是脾胃寒湿。

太阳与阳明合病 更多...
  【太阳与阳明合病】指发病时太阳和阳明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又有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故称。

太阳与少阳合病 更多...
  【太阳与少阳合病】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如里热偏盛,热迫于下则下利后重,热迫于上则见呕逆。

太阳病 更多...
  【太阳病】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恶寒、头痛而兼项强,脉浮,这是因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有头痛、恶塞、脉浮症状的,属太阳经表证,有表实和表虚两种证型。表实、无汗、脉浮紧;表虚,有汗,脉浮缓。

顺证 更多...
  【顺证】是指病情按一般规律发展,正气未衰,抗病能力尚足、病邢不能损害重要器官;或症状由重而轻有好转的趋势。例如小儿麻疹分三个阶段:疹前期:从发病到疹点透布;出疹期:从见点到疹点透齐,由上而下,颗粒分明,色泽红活;疹回期:从疹点透布到消失,疹回热退。凡顺利经历这三个阶段,没有变证的,即是顺证。

诊断

中医治疗肺癌的经验
用于癌症晚期不能手术又不能进行放疗、化疗的病人,或放疗、化疗的间歇期,患者脾胃尚可,此时当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兼顾..
守宫酊
主治:晚期食道癌。表现进食受阻,面色萎黄,消瘦,贫血,吞咽流汁,胸骨处胀痛,舌质暗红,苔少,脉弦细。
蛇龙解毒汤
日一剂,文火煎二次,每次取汁30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服。
藿朴夏苓柴陈丹草大黄汤
【主治】温热并重的急性甲型肝炎。证见身目小便黄染,右上腹胀痛,脘痞纳呆,口苦干涩,恶心欲吐,肢倦乏力,大便或干或溏而..
草河车汤
〔主治)肝经郁热,两胁胀痛,心烦急躁,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本方适用于现代医学所诊断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或单项..
[卷二\证治] 鬼祟
[卷首\诊法] 切脉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13.血崩证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12.处女经闭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11.月闭兼温疹靥急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10.流产后满闷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9.产后温病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8.血闭成瘕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7.产后瘕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6.产后手足抽掣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5.产后下血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4.怀妊受温病兼下痢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3.怀妊得温病兼痰喘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2.受妊呕吐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1.怀妊受温病

相关栏目